苏轼《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

逍遥右脑  2017-04-16 10:24

苏轼《花影》原文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苏轼《花影》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2、瑶台:华贵的亭台。

3、几度:几次。

4、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5、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6、教:让。

7、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苏轼《花影》翻译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苏轼《花影》赏析

《花影》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苏轼的诗词作品全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班彪《北征赋》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下一篇:颜氏家训?教子篇全文及翻译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苏轼《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苏轼《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