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介绍简介_刘芳 简历_刘芳 作品
逍遥右脑 2017-04-15 12:12
中国常见人名,多用于女性。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现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科带头人,1963年2月出生。现为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承担和完成了二十余项国家科研任务,获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获2004年陕西省创新能手。 主要研究工作简历1. 1996-1998,空时子波智能计算理论与学习算法,国家863计划,主要完成人;2. 1995-1997,非线性智能信息处理,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主要完成人;3. 1997-1998,基于自适应子波包目标信号检,国防预研基金,主要完成人;4. 1997-2000,自适应群归-M带子波包检测与识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完成人;5. 1998-2000,智能数据挖掘的免疫进化多子波网络集成系统及实现, 国家863计划,主要完成人;6. 1999-2001,基于进化多子波网络的空时目标识别,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主要完成人;7. 2001-2003,自适应脊波奇异性检测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8. 2002-2004,SAR图像智能处理技术,国家 863计划,负责人9. 2004-2006,免疫克隆算法及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 10. 2005-2006,数据挖掘/信息融合/综合处理的新理论与方法研究,国防预研基金,负责人;11. 2002.1-2005.12,进化计算理论、算法及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完成人;12. 2001-2005,先进信号处理与数据处理技术,十五国防预研项目,主要完成人;13. 2002-2003,基于SAR图像的军事目标特征提取与分类技术,国防预研基金项目,主要完成人;14. 2002-2003,自适应子波SVM识别理论,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主要完成人;15. 2002.1-2003.12 , SAR图像中特征目标识别, 国防预研基金, 主要完成人;16. 2002.1-2003.12,判决层信息融合目标识别技术, 国防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主要完成人;17. 2002.4-2007.3,多源数据融合的理论、算法与应用, 科技部973子项,主要参加人;18. 2004.7-2006.6, 复杂背景下目标自动识别机理与识别算法研究, 武器装备预研基金, 主要参加人。主要学术奖励●获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贰等奖(1998年)第二名;●获教育部科技进步贰等奖(1999年),第二名。发表论著情况 合作出版专著2部,1995年-2006年在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Science in China(Series E)、Optical Engineering、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共合作发表科技论文约100篇。部分论著如下:[1]刘 芳, 杨海潮. 参数可调的克隆多播路由算法. 软件学报,2005年,16(1):145-150[2]刘 芳, 谢银祥. 基于克隆策略的重构动态组播路由算法. 计算机学报. 2004,27(6): 833-837. [3]刘 芳, 杨海潮. 一种基于克隆策略的多播路由算法. 电子信息学报,26(11), 2004: 1825-1829. [4]刘芳,潘晓英. 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的块匹配运动估计. 软件学报,Vol.18, No.4, April 2007[5]刘芳, 戚玉涛, 公茂果. 免疫克隆分类算法. 电子学报, Vol. 33, No. B12, 2005: 2301-2307.[6]刘 芳, 骆 岚. 免疫小波网络的入侵检测.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6,Vol.19,No2, pp.243-248.[7]Hua Zhong, Licheng Jiao, Fang Liu. New Least-significant-bit-based Steganographic Model Optical Engineering 2003, 42(7): 2082-2091. (SCI: 000184106500034, EI: 0336762037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