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变焦躁的原因

逍遥右脑  2017-04-12 12:31

前言:根据调查研究的发现,小孩子并不是不懂事,他们有着自己的思维,一般当母亲如果离开孩子时间超过2分钟以后,孩子的心情就极易变的焦躁不安,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所引起的呢?

  研究发现,当这些还不懂事的孩子被母亲忽略时,皮质醇激素水平会急剧上升。只要被忽视的时间超过2分钟,他们就会担心第二天同样没人理他们。儿童成长方面的专家指出,反复出现的焦虑情绪会对婴儿的健康及今后的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伦敦大学的别尔斯基教授也表示,焦虑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不仅影响母婴关系,而且可使婴儿的皮质醇激素水平在短时间内不断升高,同时免疫系统随之下降。

  分离焦虑通常会持续到2岁

  婴儿在与爸爸妈妈长期密切的共同生活中,会对照顾他最多的人(通常是妈妈)形成强烈的依恋。妈妈是他最亲近的人,有妈妈在身边,他感到特别地安全和幸福。而一旦妈妈离开,他就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因此,一旦妈妈从他视线里消失,他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并且哭闹。这就是孩子的分离焦虑。

  亲子关系孩子的分离焦虑将一直持续到孩子2岁到2岁半左右。这个时期之前,任何时候妈妈离开,孩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只有当孩子经历了多次妈妈离开又回来,孩子逐渐建立起"妈妈只是离开一会,但一定会再回到我身边来"的信任感时,孩子才能够在妈妈离开时有安全感,从而战胜分离焦虑。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爸爸妈妈(尤其是照顾孩子最多的人)要尽可能减少必须离开孩子的次数,特别是要尽量减少让孩子一个人独处的次数。如果必须离开,便要用孩子能够听得懂的话告诉他,妈妈要离开一会,但很快就回来。你要相信,孩子是能够明白你的意思的;孩子也是能够经受得住妈妈暂时离开的"痛苦"的。只要让孩子逐渐相信,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孩子的焦虑就会逐渐减轻。但是千万不要采取如下做法:

1不理睬孩子的哭声,狠狠心走开;

2硬掰开孩子紧攥着爸爸妈妈的手,甚至埋怨着,然后离开;

3把孩子单独隔离到另一个地方,不让他跟着,然后趁机走开;

4趁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偷偷地走开。

总结:小孩子需要父母给予更长时间的陪伴,他们无时无刻的渴望父母的关注与倾心,所以父母从小就要给予孩子安全感,保持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亲子游戏:我是“照相机”
下一篇:妈妈们如何帮孩子度过假期(六一亲子教育指导)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宝宝变焦躁的原因】相关文章
【宝宝变焦躁的原因】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