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田芳-说了56年评书 影响几代中国人

逍遥右脑  2017-04-09 11:05

,  说了56年评书,影响几代中国人



  单田芳,每天1亿人听他讲故事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的名字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他说了56年的评书,有录音记录的就有100多部,在全国5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单田芳独特的嗓音陪伴了从“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他的语言魅力打通了地域、文化、年龄的界限,据说现在每天还有1亿多人在听他讲故事。2011年1月19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在单田芳北京的家中,采访了这位评书界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虽然已经77岁高龄,单田芳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对过往的经历有着惊人的记忆力。


  个人口述的小历史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的大历史


  采访单田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他平常说话也像讲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半个多世纪的说书生涯让评书已经和他融为一体。


  单田芳的自传体新书《言归正传》近日出版发行,同时录制的百回评书也从元旦起在北京文艺广播电台独家首播。为什么说了一辈子评书,最后开始说自己?单田芳说这就叫“言归正传”。“我说了这么多的书,不管是武侠的还是历史的,说过的人物有上千个,说的都是别人,现在我要说说我自己。”《言归正传》的副题就是“单田芳说单田芳”。


  单田芳出自传的想法由来已久。“1978年,我被落实政策回到曲艺团工作以后就想写自传了,但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整理成文。”直到1996年,62岁的单田芳把家安到北京,邻居是作家奚清汶。聊天过程中,奚清汶对单田芳的经历很有兴趣,想要整理成书。于是,由单田芳口述,奚清汶录音整理,到1997年自传初步完成,题目是《单田芳说单田芳》,但是几经修改,单田芳自己都不太满意,最终也没有公开发行。


  这事情一放,就一直放到了2010年。“只有我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写出的东西才最真实。我已经76岁了,再不写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又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口述,这才完成了这本自传。我相信,个人口述的小历史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中国的大历史。”


  记者采访时,《言归正传》的评书正录到“文革”期间单田芳带着女儿“负罪逃走”的段落。“说自己和说别人特别不一样。你看我说别人夸大一点儿,无所谓的。反过来,说自己,不能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有很多碍口的事情,没法说。我只能实事求是,留给别人去评价。说到一些伤心的地方,虽然过去这么多年,有时候也录不下去,有点哽咽,辛酸啊!”


  很多人喜欢我,这就叫幸福


  单田芳的人生经历充满坎坷。1934年,他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最早闯关东的那批民间艺人,母亲唱大鼓,父亲是弦师。但单田芳年轻时并没有想过去说评书。“虽然我出生于曲艺世家,亲戚都做这个,但我却喜欢学工科和医学。”说评书的人在那个时代是闯荡江湖,走到哪儿说到哪儿,登不得大雅之堂。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上了东北工学院。开学刚一个星期,却生了场大病,再加上家庭遭遇变故,他不得不退学,1955年进鞍山曲艺团,开始说起了评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泰国毒蝎女王与5000只蝎子生活33天
下一篇:冯道简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单田芳-说了56年评书 影响几代中国人】相关文章
【单田芳-说了56年评书 影响几代中国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