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4-08 12:06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中学学习阶段备受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大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一些让教师和家长着急的现象:有的学生怕数学,对数学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缺少毅力,碰到难题、大题就不做,等着教师来讲解;有的学生干脆不学,完全放弃数学。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这些现象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一种心态的体现,要改变这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学习心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在教师和家长中较多的人有这种观点,不听话的学生应该受到惩罚,常用的手段就是责骂和体罚。然而在现代的教育理论中,责骂和体罚是最无效的手段,用责骂和体罚对待学生犹如用石头碰石头,不仅自己情绪失控,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害。所以作为长辈的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更理性地学习。
那么帮助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那就是我们要改变观念,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去教育学生,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在情感上要真正地爱护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注意学生情感上的变化。当学生的思想行为出现问题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心理上了解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会控制情绪,能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这样才能减少与学生的矛盾,为学生的学习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心理上创造了条件。
在教育方式上,教师和家长应做一个引导者,而不是做个说教者。纯粹的数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寂能反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材上来,这不但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业务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魅力。其次,课堂教学的方法要多样,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里学生是主角,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家长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亲密的。家长比较了解孩子的缺点,但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缺点时常常是严加指责或是唠叨不休,而这正与孩子的逆反心理相抵触,达不到帮助的目的。在对待孩子的缺点时,家长应在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的基础上,多引导少说教,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改正缺点。另外,家长在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上多给点自由,少用自己的行为规范去约束孩子的成长。因为现在的孩子接触的新鲜事物多,在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应多鼓励孩子的优点,这样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其次,教师和家长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潜意识,它往往在不经意中支配了我们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长期的、连续的,教师和家长不能对学生操之过急,而强制学生去养成某种习惯,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疲惫感和抵触情绪。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感和负担感。那么好的习惯应该怎样关羽呢?我观察了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有恒心,有毅力,自制能力强。正是这些心理素质的特点才养成了好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和家长在对待数学学习能力差的或不爱做难题的学生谅重演生字些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和家长在平时要多关心、帮助学生。当学生不能独立地解决困难时,容易挫伤学生进取心,从而失去恒心。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那么学生能从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信心和乐趣,相信在不断地成功后,学生会逐步养成主动、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主动性和能力。教师和家长应在日常的教育中关注这两方面。对学生的教育是长期的和复杂的,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学习知识,总结经验,才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成功。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作者:喻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