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7-04-05 14:27
原因在这里:
1.父母老师,都只会一味取悦孩子
借着教学改革的名义,父母和老师们都只会一味地“取悦学生”。
学校里倡导赏识教育,孩子成绩不好,学习不认真,老师只能稍微提醒一下,不敢伤了孩子自尊心,学校要求老师赏识教育,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闪光点,作业没做完,要说,你学习很努力了但是不是多花点时间做一下作业?你不做作业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谁家的孩子都批评不得,结果就是老师毫无办法,稍微批评一下,就是老师不懂得因材施教,老师不懂得赏识孩子,而学生们被惯的无法无天,只听赞扬话,不听批评言。
而到了家里,孩子们更是被娇惯成小霸王。孩子在桌子上磕着碰着了,家长不是首先告诉孩子走路要小心要注意危险,而是对着桌角踢两下,对孩子说“讨厌的桌子,谁叫你欺负我家宝宝,妈妈替你打它。”
能够明确指出子女缺点、敢对子女之过分要求“说不”的家长少之又少,把“有求必允”这一最可怕礼物送给孩子的却越来越多。
许多家长对子女百般袒护溺爱阿谀奉承,有的甚至接近心理障碍了。什么“孩子你是最棒的”、“我的孩子是最好的”等等。在这种变态的“取悦”氛围中,子女抵御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急剧下降,无法承受一点点的“不如意”。
2.没有教会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因为不懂得自己负责任,稍微有一点不满意就要求助家长,求助老师,求助旁人;但是,家长老师不是圣人,不可能时时都以孩子为中心,事事都为孩子处理妥当,导致的结果就是这些孩子从来没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也不懂得自己该做什么。
他们只想着坐在这里,想要什么冲家长说一声,就全部可以满足,而当孩子一旦遇到危险,他想的不是想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而是怎么没有人来救我,怎么办?
这样的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面对一点委屈就束手无策。因为父母的过度骄纵,让这些孩子只学会了如何操纵父母,如何发号施令,却从来没有学会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学习中遇到困难了,不去想是不是自己用功不够,而是觉得老师对自己不好;被大人批评了,不去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而是父母不爱自己了;和同学关系不好,是因为同学品行有问题,不是自己太任性难交际……
新闻经常报道小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结果一气之下跳楼了。这种新闻屡屡见报,除了让我们唏嘘失去年轻的生命之外,还有一些人在批评现在的教育太害人了??小孩子这么小就被作业逼的不堪重负,小孩子就该快快乐乐的玩嘛,写什么作业?
当然,作业负担重也许是一个原因,但是我们父母也上过学,都知道小学阶段,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作业量不可能高到让一个小学生不堪重负的地步。
而一个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完不成作业,要么就是习惯不好拖拖拉拉,导致速度慢;要么就是上课没学会,写作业不会写导致作业完不成。而这两点,明明都是要从学生自己身上找原因,却非要怪罪到教育头上。
社会不可能时时都对任性的孩子百般呵护,而就算是小学生中学生,也总会有一些挫折需要自己承受,父母和社会总是想为现在的孩子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轻轻松松毫发无伤,一点伤害也不能受,一点委屈也不能有,结果呢?
我们爱孩子没有错,让孩子尽量处在舒适环境中也没有错,错的是父母需要明白,我们不可能跟着孩子一辈子,不能磕不能碰的孩子是温室里的瓷娃娃,这样的孩子,他能走的长远吗?
3.缺乏和孩子真正的沟通
父母的溺爱,某种程度上可能是缺乏沟通的表现。
“吃饱了吗?”“要不要再吃点水果?”“要不要多穿件衣服啊?”“宝贝乖,把这碗饭吃了爸爸给你买变形金刚”……孩子一睁开眼,就被包围在这些声音中。
被溺爱的孩子,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嘘寒问暖中长大的。孩子不用思考我下一步该做什么事,更没必要是靠我做什么是对的,只要父母在旁边,就自然而然会为我安排好一切,
而这样,孩子的真正需求就被忽视了。
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因为酒驾肇事被抓,他的妈妈梦鸽不断地对媒体强调:“我的孩子是乖孩子,他肯定是无心的。”当然不排除这是一个母亲为孩子开脱的说辞,但这也反映出李天一的家长和孩子沟通的缺乏。
明眼人都知道,孩子一次两次犯错还可以理解,但像李天一这样频频被报道,根本就是性格早已顽劣乖戾,怎么可能是像梦鸽说的“乖孩子”呢?
早前的采访中,父亲李双江对媒体表示,因为是唯一的儿子,他对孩子可谓真的是“溺爱”,孩子犯错了不忍心说,孩子要做什么马上满足,简直是像保姆一样跑前跑后为儿子忙活。
但是,对孩子百般满足百般溺爱的结果是什么呢?
孩子内心到底想要什么?他喜欢什么?他愿意做什么?这些溺爱的家长从来不关心,他们觉得,我可以尽力为你安排一切,你只要按照我的想法和安排按部就班走就行了。
但是家长们总是忽视了,你教育的是你的孩子,他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你创造出来的机器,你只要编写一套程序他就可以毫不出错的执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父母预设之外的东西,而这时候的你,仍然关注孩子是不是在你安排好的道路上前行,而不知道此刻他的内心在想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他有没有做正确的事,有没有学到坏的东西。
因为缺乏内心和父母真正的沟通,孩子的内心被包裹在父母严丝合缝密不透风的关心中喘不过气来。
在他眼里,父母只是为自己安排一切的角色,而不是自己可以说出真实想法的对象,更加不是可以理解自己的对象。这时候,孩子的内心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宣泄,就只好通过不正当的办法来满足自己。于是各种各样的极端事件也就频频发生了。
作为父母,尤其是小时候家里有很多兄弟姐妹的父母,物质上得不到太多满足,也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太多关注,所以,当我们做了父母,就不希望自己童年不愉快经历在孩子身上重演,对待孩子,自然倾其所有。
只是,矫枉不能过正,孩子得不到足够关注,得不到充足的爱自然是不好的,但是爱的太过太深,对孩子也没有好处。
孩子总有一天要自己走上社会,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比为孩子搭一座温室,更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