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10-31 22:14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重点和难点精析
考点1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如何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从“禅让制”到“世袭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奴隶制度具有残酷的一面,但大量奴隶的使用,保存了劳动力。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社会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进入奴隶社会是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主要标志。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当时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对此曾论述到:“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有在公社瓦解的地方,人民才靠自身的力量继续向前迈进,他们最初的经济进步就在于利用奴隶劳动来提高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甚至对奴隶来说,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成为大批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都被杀掉,而在更早的时候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
2、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
原因:(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
4、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
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①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②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
③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⑤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③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4)、分封制、井田制与奴隶制国家的盛衰
分封制和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完善的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分封制起到维系、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保证奴隶制国家对奴隶和平民进行统治的作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强盛的政治保证。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决定奴隶制经济形态存在、发展和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井田制相互影响,二者的存在成为西用奴隶制国家兴盛的支柱。
西周末年以后,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局面的出现表明分封制的瓦解。在丧失政治保证和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下,井田制在春秋后期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奴隶制度度存在的经济基础最终瓦解,新的封建经济基础随之产生。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
5、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考点2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1、春秋诸侯争霸战争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1)、 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
(2)、 “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列宁
①对于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积极作用。
②对于保护华夏进步文化,增强各族间的融合有一定作用。
③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霸主都曾进行过改革用以增强国力,其统治下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使经济得以发展。
④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势力的增长,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
⑤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
2、认识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
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性质: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实质是什么? 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
3.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①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②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④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⑤战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⑥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4、战国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征及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社会原因
表现: (1)、 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铁制品、丝麻织品、漆器,而且北方的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西方的皮革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
(2)、 商业城市兴起,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临淄、邯郸、大梁、郢都有买卖场所。
(3)、 商人活跃,不少大商入获利丰厚,富比王侯。
特征: (1)、 商品种类繁多:但主要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统治者的奢侈消费品。
(2)、商品流通地域更广,超出一个诸侯国的范围,并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广大市场。
(3)、商业中心一般为政治中心,是政治中心的附庸;
(4)、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占有土地.成为新兴地主。
原因:(1)、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建立,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商业作为封建经济的一部分和心要补充;也必定得到发展。
(2)、“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了为农业服务的手工业、商业发展。这是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5、春秋战国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及原因
春秋改革: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的“初税亩”。 二者实质上承认土地私有制。战国变法:主要由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和秦国的商鞅变法等。
(1)、不同之处:
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所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
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持权。奖励农耕和军功;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
特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
(2)、根本原因: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之所以如此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也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6、如何看待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①变法是在春秋后期开始的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夺权斗争初步胜利基础上进行的。
②变法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③变法使封建制度在各国确立起来,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④变法中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⑤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7、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 高中学习方法,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3)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4)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5)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8.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①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②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④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⑤战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⑥ 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的两个显著趋势
①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赢政经过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②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考点3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的社会原因
第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第三,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四,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第五,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第六,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2.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它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②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③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④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阶段的文化必然是此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它是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思考题: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指出各派主张的思想实质。
3、老子“无为”主张的实质是什么?
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
4.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我国封建时代治国模式的形成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 “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5、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①文字成熟:甲骨文成为我们今天汉字的直接来源。
②思想基础: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派别都已出现,构成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儒家思想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法家和道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各家争鸣中更是各露睁嵘。
③教育奠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源泉。
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文学传统形成,代表是屈原及其作品。
⑤史学奠基:以孔子编《春秋》为标志。
⑥科技奠基: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三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