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10-29 18:39
我们都知道2011年进行中考的改革,除了把作文由六十分压缩到了五十分外,更加强调了综合能力的考查,像综合性学习题和阅读题都有不成程度的增分现象,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部分就是名著阅读,以往的名著阅读只考查三篇文章《西游记》、《水浒传》、《朝花夕拾》。而今又将文学常识里面涉及到的五本名著加入到了名著阅读的考查中来,我们中考语文教研会陆续将五个篇目进行知识的整理,然后跟大家分享,首先分享的是《论语》的易考点整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共二十篇。《论语》首创语录之体 学习计划。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此部分考查的重点,一定要引起重视。还有一个考试的热点就是对所学文章的内容理解也需要注意。在此整理了与初中所学的《论语》节选相关联的考试热点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学习的态度上。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还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学习的方法上。
孔子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在学习的内容上。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的目的上。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他还强调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论语》博大精深在此只将易考查的部分做了整理,所谓"功夫在诗外",还是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多去了解《论语》,了解儒家思想,了解圣人孔子,不只为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化更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