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间的“暴力”家长别插手

逍遥右脑  2017-03-05 11:41

“以暴制暴”和“默默忍受”是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不建议家长如此教育孩子。首先要指出的是,孩子间的“暴力”,不是成人所认为的单纯被打,被欺负了。4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人际交往的学习阶段,他们常常“动作优先”,经常可以看到,孩子拿到两件物品,第一反应是敲打,与小朋友交往也是这样。抢玩具,推小朋友,有可能是孩子一种交往尝试。作为家长心态要摆正,不能单纯把孩子遇到“暴力”定性为受欺负了。建议家长尽量少插手孩子间的交往。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内向,为了帮孩子以牙还牙,家长把打人的孩子教育了一番,这样反而不利于自家孩子如何学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因为你说得越多,你的孩子说的机会越少。成人世界也是如此,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孩子世界也是这样,需要学会和不同性格孩子交往。

因此,家长碰到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树立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引导孩子自己寻找解决的方式。孩子被打后回家哭,父母在此时应该引导其自己找到解决方式。比如说,争抢玩具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父母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被打,让孩子回想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先有不当;教孩子与其他孩子协商,比如“能不能把玩具给我玩一会”;或者采取回避的方式,先让对方玩一会,然后再协商。倘若真的遇上不讲道理、专爱欺负弱者的孩子,家长需要教孩子寻求保护,及时向老师报告寻求帮助。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办法,这样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怎样教育由外婆照看的孩子
下一篇:批评孩子要讲技巧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孩子间的“暴力”家长别插手】相关文章
【孩子间的“暴力”家长别插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