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逍遥右脑  2017-02-14 17:00



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儒家以“求道即求真—自强不息的精神”为终极价值目标,注重积极有为的人生实践。儒家求道、求真、求诚的价值本体论,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儒家追求“求善与求美—讲道德重教化的精神”,孔子提出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中和之美,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正是儒家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价值原则培育了讲道德、重教化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树立“仰无愧于天,俯无怍于地”的正人君子观念,建立道德观念,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为培育中华礼仪之邦起到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3、儒家强调“成圣与合群—团结统一的精神”,设计了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即圣人。儒家向往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天下为公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儒家成圣与合群的价值观,培育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魂。
总之,儒家伦理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中国人做人的基础,更是人类普世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渊源之一。儒家思想主张天下定于一,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与融合。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臣弑君、子杀父、少凌长、庶废嫡”等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继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从而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

(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
(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
(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礼”的思想:

“礼”在孔子思想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礼”,即周礼,他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孔子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克己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


“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仁”就是“爱人”,即爱别人,爱众人,尤其要爱惜民力。孔子认为统治者应当体察民情,他反对施行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认为,要实现“德治”(礼治),必须提倡“仁”学,即通过各人内心修养,形成“仁”这个无美不备的德性。“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要求统治者“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主张“爱人”,目的是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当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不过,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能提出“爱人”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是有进步意义的。
政治上提倡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实副其“名”,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


“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提倡“仁”的终极目的还在于“克己复礼”。他要求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这就算有了仁德。做到这一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就可以得到缓和,人民也因受到恩惠而消除其反抗斗争。其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他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中庸”。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孔子眼中,“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德性。后来,北宋的程颐加以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阐释是切中肯綮的。
“中庸”是强调“过犹不及”和“恰如其分”的思想论。要求在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如夫子所说:“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个“适中合宜的地方”不一定是两极端之中点,一旦把它机械地固定在中点处,就犯了“折中主义”的错误。
在处理问题时,“中庸”要求不要偏袒于某一种倾向,或与某一种人完全一致,而认为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也即所谓“和而不同”。
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完全服从他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对任何的事或人,好恶取舍,都没有固定的成见与办法,“无可无不可”,但必须服从道义的标准。而他所谓的道义原则,系指礼而言,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可见,孔子中庸思想所具有的灵活性,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的,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北宋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这句话正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含的“不易”这一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与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时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教育思想: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对接受教育的对象,没有类别的限制,兼收并蓄,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育。孔子是平民出身的私学老师,了解下层人的疾苦和意愿,在其私学创办伊始,就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具体地说,凡是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龄,又有志于学,不论贵贱、贫富、族类、国别、老少等等,都可以作为施教对象,一律给予平等教育。
孔子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而且在办学过程中实践了这一方针。孔子私学对“自行束修以上”者,即交上点见师礼而又“志于学”的人都来者不拒。
从孔子弟子的出身来看,既有贵族,又有贱人,贫者富者俱全;
从国别来看,有齐、楚、晋、秦、陈、吴等国人,几乎遍布当时的主要诸侯国;
从种族来看,有周人、殷人、夏人的后裔;从年龄来看,老少不一;
从性格、志趣、品行来看,也各不相同。孔子打破了教育为贵族垄断的现象,顺应了文化下移的形势和平民接受教育的需要,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孔子修订六经:

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经过多年的教学,孔子发现,“六经”并非完整无缺,尚有不少残篇断简和错乱重复。
经过几十年的广搜博采,实地考察,他已经积累下许多珍贵的资料,于是,对六经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对历代文化,进行总结性的系统取舍和修订工作。
孔子整理六经的方法是不同的,大体说来,应为:
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序《易》传,作《春秋》。即对《诗经》、《尚书》加以取舍和编排而定型;
对《礼》、《乐》则是修复起来的工作;对《春秋》是因旧史记而明垂教,是不作而作。
经过这次整理,使六经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层面来为政治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沙漠盾牌”行动
下一篇:高中历史期末考试答题必备技巧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中历史知识点:孔子对后世的影响】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知识点: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