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幼儿的告状行为?

逍遥右脑  2016-12-10 15:02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事物识别和处理能力较差,很多事情上无法独立判断。当幼儿间发生争吵或纠纷之时,也就因此难免会出现告状的行为。

对于幼儿告状行为,老师和父母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分析表明,有的孩子告状可能是出于期望纠纷解决能得到更强大的人的支持,有的则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家长对他的注意,渴望老师和家长关注他。好育园网站幼教专家认为,老和家长要跟据不同的孩子给予恰当的处理,不可长期漠视, 也不必过于紧张。

以某幼儿园为例,在平时老师们经常能听到有些幼儿遇到有幼儿被欺负时,出于正义感和同情心,他们会批评、制止这些不良行为,并向老师检举:“老师,某某打人。”在处理这样的告状行为时,老师一般会先问明情况后,对那些敢于制止、揭发别人不良行为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要求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并向全体幼儿指出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

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经常会说:“老师,某某吃饭时说话,而我没有说。”“老师,某某上课说话,我没讲。”这些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我”吃饭时没说话,“我”坐得好,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在处理这样的告状行为时,老师应该先肯定他的良好表现,鼓励其继续保持,但也要防止某些幼儿为寻求表扬而出现谎报、误报、乱告状的不良行为,避免幼儿不良心理的产生。

孩子的告状行为每日都有,为了避免孩子的一些无理告状,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老师要多组织幼儿看动画片、听故事、看图书等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规范并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一位中国妈妈对幼儿的早期性教育
下一篇:打屁股会影响孩子性健康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如何规范幼儿的告状行为?】相关文章
【如何规范幼儿的告状行为?】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