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10-27 08:36
孔子认为聪明的人没有疑惑——知者不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仁者不忧,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勇者不惧。
“知者不惑”是因为他有了洞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仁者不忧”是因为他做了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勇者无惧”则是因为他有战斗的勇气和力量。
世事如棋局,与我们对弈的是我们将之称为“命运”的东西。命运时常以对我们不利的方式出现,需要我们去看穿它的动向,并采取征服它的步骤。弱者会提早被淘汰,而坚强自信的人却能笑到最后。
人生就像一座迷宫,哪一方面都有许多歧路。要找到真正的出路,体验真理,常常要备尝艰辛。即便有智慧与我们同在,但那些迷惑感官的声色,那些杂乱的、经验的“蛛网”,都给我们的人生之路设置了一重又一重障碍。在对真理的探求中,也许我们会悟到人生的大道,得到成功的快乐;也许我们会永远跋涉在茫茫无际的荒漠中,看不见一片绿洲,即使那样我们也要接受自己,因为至少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一句:“我已经探求过了。”这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人生就是一场化危机为转机的过程。适度的压力对人们而言是利多于弊,然而局势却往往因外力介入而走了样,向负面的方向发展。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生前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小村里,小时候家庭十分贫困,没有钱进学校读书,只能在家边做农活,边跟父亲学点文化。直到17岁,才在二哥的帮助下,进了宁波师范预科班。由于他基础差,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让他退学或降级,经童第周再三请求,学校勉强答应试读半年。童第周发誓,一定要把成绩赶上去。此后,他与“路灯”相伴……期末考试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界上的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童第周在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以后,更加勤奋学习。临近毕业时,他已经成为生物系的高材生了。
1930年童第周在亲友们的资助下,远渡重洋,来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在欧洲著名生物学家勃朗歇尔教授的指导下,研究胚胎学。当时,他发现有的外国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藐视的态度,认为“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他同住的一个洋学生,公开说:“中国人太笨。”听到这些,童第周再也压抑不住满腔的怒火,对那个洋人说:“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童第周憋着一股气,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国人不是笨人,我应该拿出东西来,为我们的民族争光!”
研究胚胎学,经常要做卵细胞膜的剥除手术,有一次做实验,教授要求学生们设法把青蛙卵膜剥下来,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手术,青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外面紧紧地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手术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许多人都失败了,他们一剥开卵膜,就把青蛙卵也给撕破了。只有童第周一人不声不响地完成了这项实验任务。
布朗歇尔教授知道后,特地安排了一次观察实验,把学生们都找来看。实验开始了,童第周不慌不忙地走到显微镜前,熟练地操作着。人们看到,他像钟表工人那样细心,像绣花姑娘那样灵巧,像高明的外科医生那样一丝不苟。在显微镜下,他先用一根钢针在卵上刺了一个小洞,于是胀得圆滚滚的青蛙卵马上就松弛下来,变成扁圆形的,再用钢镊往两边轻轻一挑,青蛙卵的卵膜就从卵上顺利地脱落下来了。他干得又快又利落。
“成功了!成功了!”同学涌上去祝贺,勃朗歇尔教授更是激动万分,这是他搞了几年也没有搞成的项目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声称赞:“童第周真行!中国人真行!”童第周剥除青蛙卵膜手术的成功,一下子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4年之后,通过答辩,比利时的学术委员会决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学位。在荣获学位的大会上,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有人说中国人笨,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绝不比别人笨。”在场的教授们纷纷点头,有的还伸出大拇指。而那位洋学生却一篇论文也没有,更谈不上拿博士学位了。
因此,对于一个有志之人,逆境、困难、艰苦,都是成才征途上的荆棘,但这也正是磨炼的好机会,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历史上一切身处逆境而终有成就的人,无不经过这样的艰苦磨炼。在中华这片沃土上,在逆境中成才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他们之所以能够在逆境中成才,就是因为他们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拥有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
因此,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奋斗的航标,凭借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带上自己的激情,去勇往直前,总有一天你会走出逆境,迎来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