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
逍遥右脑 2013-08-02 02:00
M
高一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复习教案
【本节重点知识】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洪秀全思想的特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起讫时间和标志;4、永安建制和定都天京的意义;5、太平天国运动进入全盛时期三个标志及其目的、将领;6、天京变乱的原因和影响;7、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建立的新的领导核心;8、三河镇大捷和陈玉成牺牲;9、《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时间、宗旨、内容及其评价;10、《资政新篇》作者、目的、内容(特别是外交方面)、评价;11、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教训、性质、历史意义;12、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内容和意义。
【知识结构】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败的 和沉重的 ,导致 激化;
2、 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 严重;
4、西方 的影响;
5、洪秀全等的准备:
①组织准备:A、 年洪秀全创立 ,目的是推翻 。
B、逐步形成以 、 、 、 、 、 六人领导核心。
②理论准备:A、特点(来源):把西方 、儒家 、农民 结合起来。
B、著作:《原道 》、《原道 》和《原道 》等。
C、影响:将农民要求 的理想,通过 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号召力。
③建立根据地: 在广西 组织拜上帝会,开展 斗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兴起(1851?1853):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纲领
①金田起义: 年, 洪秀全在 桂平金田村发动反清起义,建号“ ”。
②东乡称王:在 东乡洪秀全称“ ”。
③永安建制: 分封诸王, 建立政权??冯云山、萧朝贵牺牲。
④定都天京: 年,太平军攻占 ,改名天京,定为都城, 建立与 对峙的农民政权。
⑤颁布《 》
2、发展(全盛)(1853?1856):北伐?西征?东征
①北伐:A、时间: 年;
B、目的:推翻 ;
C、将领: 、 ;
D、失败原因: , 和 供应不足;
E、战略作用:深入到清朝 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 和 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A、时间: 年;
B、目的:巩固 ;
C、将领: 、 ;
D、经过:1853年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在 ,同汉族地主武装 的 交战势力; 年, 指挥西征军在 大败湘军,然后进入江西。
③东征:A、时间: 年;
B、目的:断绝 ,充实自己的 ;
C、将领: ;
D、结果:秦日纲夺取 ,攻破 ;同 会师,摧毁 ,解除 之围;
E、意义:太平天国在 上达到 时期。
3、转折(1856?1857):天京变乱?建立新的领导核心
①天京变乱:根本原因?? 的局限性。
主要原因?? 以后,革命 减退, 思想滋长, 内部矛盾尖锐。
主要事件??韦杨事件, 出走。
恶 果??A、使 元气大伤,出现“ ”、“ ”的危险局面;
B、 乘机反扑,重建 、 大营
(是太平天国从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重建领导核心:A、军事指挥:英王 、忠王 ;
B、总理朝政:干王 ,提出 和 的新方案??《 》。
4、防御战(1858?1862):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陷
①1858年: 、 合力再破 大营,解除 北面威胁;在 全歼湘军精锐;
②1860年:A、依 计策, 、 合力破 大营,迫使 自杀;
B、李秀成东征 ,进攻 ;美国人 组织 对抗太平军; 侵略军也撕下“ ”伪装,配合 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
③安庆失守, 退守庐州,由于歹徒出卖,被俘就义
5、失败(1862?1864):①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 ,由 坐镇 统筹策应;
② 年,洪秀全病逝, 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①颁布时间: 以后(即 年)
②宗 旨:废除 土地所有制;
③内 容:A、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式??以 为单位,不分男女,按 和 平均分配;
B、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每户留足 ,其余归 ;
C、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的理想社会。
④评 价:A、性 质:是太平天国的 ;
B、进步性:突出反映了 阶级要求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来年农民 的思想结晶;
C、未实施的原因:客观上,没有一个 保证实施分田方案;
主观上, 分配 与 的规定都是空想。
2、后期:《资政新篇》
①时间: 年; ②作者: ; ③目的:为了
④内容:政治上??统一 ,以 治国;(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上??学习 ,发展 ;兴办 事业等;(实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上??提倡兴办 学校,严禁 和 ;(实质是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外交上??主张同外国 ,交流 , 往来;但不准外国 。(实质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⑤评价:进步性??具有鲜明的 色彩,是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 的方案,集中反映了 中国人向 寻找 和 的迫切愿望;
局限性??不是 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 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根本没有实施。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经验教训
1、失败原因:①主观上:一是 的局限性(根本原因)。提不出切合实际的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 不明确,大多是迫于 ;领导者 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二是 上的失误:偏师 ,孤军深入。
②客观上: 的联合绞杀。(新现象)
2、教训:受 和 的局限, 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 的 战争;
4、功绩:①加速了 和整个 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 的同时又担负起 的任务;打破了 把中国迅速 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 战争的 。 ↑
④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 ,后期又提出 的方案。←(新特点)↓
⑤同 、 等国人民的 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 。
【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与鸦片战争影响之间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年来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偿付大量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战后开辟通商口岸,便利了西方商品的输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批农民破产,流民增加;战后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加上统治集团生活腐败奢侈,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因此,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2.对“拜上帝教”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许多农民领袖常常利用宗教和封建迷信来组织和发动农民起义,太平天国也不例外。鸦片战争后,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潮流,创立拜上帝会。拜上帝会把基督教教义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形成了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革命思想和信条,并借传教为名发动群众,举行反清起义。应当承认,拜上帝教在洪秀全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反封建的斗争中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以后太平天国的斗争实践中,拜上帝教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维护自己特权地位的一种工具,成了杨秀清牵制天王的工具,逐渐演化变质成为一种邪教。李大钊说过:“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3.关于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作品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宗教理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包含宗教迷信和农民革命思想两个方面。在洪秀全生活的时代,还不可能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透过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看到: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反映了反清、平等的革命要求;拜上帝教的一神论也便于把分散的农民结成统一的组织;对革命对象“阎罗妖”、对革命理想“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的描述,农民容易明白。这些用宗教语言宣传的理论,成了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精神武器。然而,这种浓厚的迷信色彩也产生了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反而起了麻醉人民群众的作用。
4.关于天京变乱
①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在缺乏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打击,但却绝对不会彻底摧毁它。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定都天京之后,无力抵挡封建意识的侵蚀,享乐思想发展,个人欲望膨胀,相互争权夺利,最终演变成令人痛心的天京变乱。
②恶果:A、天京变乱不仅使太平天国的领导核心分裂,而且屠杀了数万名太平天国的骨干,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这是天京变乱的直接恶果。B、清军乘机反扑,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天京又被围困,军事形势急转直下。C、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D、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由盛转衰,尤其是军心、人心离散,太平军将士的理想破灭。
③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该诗的字面意义:楚汉战争,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最后乌江自刎;曹丕迫胞弟曹植作七步诗。诗人以此隐喻:太平天国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西征北伐,血染中原大地,但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骨肉相残,导致天京事变,从而削弱了力量。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四面受挫,终被残酷镇压。
5.关于《天朝田亩制度》
①主要内容:生产资料上主张平分土地;分配制度上主张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社会关系上主张人人平等;最终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②评价(特点):第一,强烈的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几千年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确立,也成为泡影。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并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6.关于《资政新篇》
①主要内容: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和“开明君主国”,突破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经济上提倡发展工商业,重视科技作用,从根本上瓦解自然经济,否定重农抑商;文教上提倡新式学校和西方科技;外交上主张开放和独立自主。因此,它总体上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②社会根源:第一,太平天国政权当时处于全面衰退,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第二,十九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初步形成了世界体系;第三,洪仁?的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具体的了解和接触。
③评价认识:第一,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探索。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第二,进步性: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第三,空想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在当时也缺乏现实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从实践上看,由于当时严峻的军事环境,也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第四,没有认清列强的本质。
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①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试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完全相反。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响应。
④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而对太平天国运动未能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8.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新旧交替的年代里,时代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意义。
新的时代特点,要从近代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予以理解; ①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 ②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找真理。洪仁?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③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④作为“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太平天国还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9.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①首先,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鸦片战争后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时代。时代必然赋予太平天国运动新的内容和意义,从而使它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单纯的、旧式的农民战争。②其次,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看,它是由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以及原来十分尖锐的内部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所引起的。③从太平天国运动的任务和性质来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最终撕下了“中立”的伪装,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公开与清政府勾结起来,因此,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肩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从而成为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④从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水平来看,它有着历代农民运动所无法比拟的拜上帝会这样一个比较健全的反封建斗争的组织形式,有着《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有着《天朝田亩制度》这样一个以反对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内容的革命纲领,从而使这场斗争达到历代农民战争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⑤再从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们的创新精神看,由洪仁?编著的《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先进的施政纲领,具有浓厚的新时代气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总之,由于时代特征所决定,经过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一代先进的中国人的创造,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并形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