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语文必修二第3单元古文测试题(附答案)
逍遥右脑 2013-08-01 18:21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窈窕(yǎo) 举酒属客(zhǔ)
嫠妇(lí) 横槊赋诗(sù)新$课$标$第$一$网
B.虚诞(dàn) 趣舍万殊(qǔ)
渔樵(qiáo) 倚歌而和(hè)
C.癸丑(?uǐ) 流觞曲水(shān?)
激湍(tuǎn) 游目骋怀(chěn?)
D.褒禅(bāo) 夫夷以近(yí)
瑰怪(?uǐ) 所罕至焉(hǎn)
解析:A项,“槊”应读“shuò”;C项,“湍”应读“tuān”;D项,“瑰”应读“?uī”。
答案:B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亦足以畅叙幽情 幽:幽深内藏的。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期许。
B.①纵一苇之所如 如:相似。②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酾酒:斟酒。
C.①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简直。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名:命名。
D.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尚:尚且。②而又不随以怠 怠:停止。
解析:A项,“期”,至、及;B项,“如”,往;D项,“怠”,懈怠。
答案: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④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⑦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①④⑤⑦ B.②③④⑧
C.②⑤⑥⑦ D.①③⑦⑧
解析:此题采用排除法,排除③⑥⑧即可。③“白露”,文中的意思是“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节气名。⑥“十一”,文中的意思是“十分之一”,今义是数字11。⑧“学者”,文中的意思是“学习的人”,今义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A
4.选出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 )
A.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与山僧饭讫而去
解析:A.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B.名词用作动词,弄错。C.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答案:D
二、理解(46分)
(一)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西汉末年,士人已不再是无根的游士,士与宗族的结合,产生了著名的“士族”,刘秀就靠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了东汉政权。但东汉中叶以后,政权与士大夫阶层日益失去协调。王莽篡位时裂冠毁冕,曾被迫遁迹山林的士大夫们,又一次面对“主荒政谬”的时代。夹缝中他们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归隐田园。隐为其表,逸为其实。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趣成就了一代艺术新风,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
虚无主义的玄学引导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追崇,山水成为对抗门阀的依托和象征。“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将宅居置于郊野庄园之中是士大夫们相当普遍的选择,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史籍上有所谓“竹林七贤”,“竹林”就是嵇康在山阳城郊的一处别墅。
士大夫一改汉儒穷经入仕为个体情绪表达的同时,并未走向对理想的否定,在自然中人们仍然探求着蜉蝣于天地而亲化万物的生存意义。陶渊明蔑视功名,宁愿回归田园,“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布置了“日涉以成趣”的素朴小园,门前以垂柳为荫,“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另一种情形可以列举隐居时的谢安。谢安“于士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肴馔亦屡费百金,世颇以此讥焉。而安殊不以屑意”。可见,园林中的士大夫,或简朴或奢侈,他们具体的生活方式都直指人生追求。
借山水以怡情一时成为风尚。临水行祭以祓除不祥,谓之“修禊”,始于三国。但是 ,像著名的兰亭聚会,名为“修禊”,其实已经升腾为雅致的文化行为。茂林修竹,曲水流觞,“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种淡泊情怀取之于自然,又以自然来寄托人生追求的行为,是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到“足以极视听之娱”,再及“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一个过程,是魏晋六朝隐逸之士的心路历程。
唐代情形发生了变化,那是隐士最受宠、最春风得意的时代。由于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方式被认为是高尚品德的体现,唐代兴起 了一股走“终南捷径”而为官的风气。“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要做隐士,已不必远遁山野林泉,魏晋时代的表隐实逸蜕变为以隐求仕。有“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孟浩然,有以“中隐”闻名的白居易,还有“隐于朝堂之上”的“大隐”人士李泌。在唐一代,文人在入世行“势”或出世入“道”方面,是最心安理得,最被宽容的。对于山水自然,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利用,隐逸已不可能是普遍追求的人生归宿。
5.“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选出下面不在原因之列的一项( )
A.汉末魏晋时代形成的隐逸之风。
B.士大夫阶层思想意趣的影响。
C.虚无主义的玄学对人们的引导。
D.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
解析:D项是“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
答案:D
6.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隐为其表,逸为其实”,深刻揭示了汉魏隐士们归隐的实质是对“主荒政谬”现实的逃避。
B.隐士们有的坚持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如陶渊明;有的则失去了人生目标,如谢安。
C.魏晋六朝隐逸之士的心路历程是:将淡泊的情怀寄托于自然,又从自然中感悟人生应有的追求。
D.“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两句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完全否定。
解析:B项,根据原文“或简朴或奢侈”可以看出都是人生追求。C项,应是自然感发心境,然后将情怀寄托于自然。D项,“完全否定”错,唐代是“以隐求仕”。
答案:A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大夫文人们隐与不隐以及选择何种隐逸方式,都受制于社会状况和时代风气。
B.崇尚自然,将自然人格化是魏晋六朝文学艺术乃至社会文化的突出特征。
C.从汉末到唐代,隐逸文化中的自然山水都是隐士们寄托人生情怀的对象。
D.唐代以隐求仕风气的形成是隐逸文化的一次蜕变,也折射出作为封建盛世的唐代政治的宽松和社会的宽容。
解析:C项,应是到唐代,自然山水被利用来“以隐求仕”。
答案:C
(二)课内文本阅读(18分)
阅读文本,回答8?11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 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
B.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D.于是 余有叹焉 叹:叹息
解析:D项,“叹”应为“感慨”。
答案: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游褒禅山“所得”的一组是(3分)( )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⑥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答案: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里,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
B.褒禅山上有前洞和后洞,前洞所在 位置平旷,到那里记游的人非常多;后洞曲折幽深,景象奇特,但记游的人却相对较少。
C.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一个人疲倦懈怠不想再游下去,就骗大家说火把快要熄灭了。大家随他一起出洞后,马上就有人后悔了。
D.王安石游山后很有感触,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在,这很值得后人学习。
解析:A项,“始”为“开始”“当初”之义,并非指慧褒是“第一个”在华山居住的人。
答案:A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这两句话的重点是“其”“随”“极”“至于”“幽暗昏惑”“物”“以”“相”等词。
答案:(1)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致不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
(2)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也不能到达。
(三)课外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石门亭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 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 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直好山乎 直:只是
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燕:安闲
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写:写作
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壅:阻塞
解析:C项,“写”的意思是“抒发”“排遣”的意思。
答案:C
1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作亭之意”的一项是(3分)( )
①其亦好观游眺望乎
②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
③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
④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⑤其石幸在,其文信善
⑥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
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⑥
解析:①是作者的推测,从后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不是作亭的目的。③是“山”的功劳,而不是写“作亭”的。④是治理的方法。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B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于“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解析:作者在文中说“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是说观览的人往往会生发感慨,并没有说这是“仁”的体现。
答案:C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焉”,代词,指“山”。“夫”,发语词。“其”,表推测、估计的副词;“然”,这样。
答案:(1)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
(2) 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
(3)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大概不是这样吧?
参考译文:
石门亭位于距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它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的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 把它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处处可见。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他的外甥女婿我(王安石),让我写一篇文章,记下他建造此亭的用意。
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大概是因为它是一座好山吧?大概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吧?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疾病忧患吧?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大概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做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记载吗:从荒原中发现谦恭。《诗经 》里不是写到:驾着车辆出行远游,来排遣我的忧患。遍察自身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患的,值得忧患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这样还敢自我舒适安逸吗?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 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阻塞、下情不明的情况吗?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事不分大小,不以德治民,民不会服从教化。民众服从教化,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你能让他们休养生息、不惹是生非,优哉游哉嬉戏欢乐吗?自古至今的留名于人世的人,那些刻石幸而存在,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了仁的名分却没有剥夺自己的意愿,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用意,大概是这样吧?大概不是这样吧?
三、语言运用(12分)
16.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4分)
郑州惠济区菜农韩洪刚承包的60亩萝卜日前喜获丰收,然而由于销路不好,收购价每斤只有四五分钱,所以他决定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此事被媒体报道后,短短几天韩洪刚60亩地里的20万公斤萝卜都有了着落,但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市民的不文明采摘行为,致使其他蔬菜遭了殃:韩洪刚套种在萝卜地里的70多亩红薯,被偷挖走了三四万斤,地边上种的两亩菠菜,也被拔得只剩下三分之一。这让他损失惨重。一些刚得到消息但一无所获的市民还发出了抱怨:报纸登了,拿着报纸来,但是这儿什么都没有,糊弄老百姓,他是一种炒作。对此,韩洪刚既伤心又委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点评新闻,首先要表明观点,切中要害。其次,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最后,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好表述的角度,这样才能做到新颖、独到。
答案:①市民素质低下;②菜贱伤农;③盲从导致集体 道德丢失等。(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如①:这个新闻事件折射出了部分市民素质低下。韩洪刚免费赠送萝卜实属好意,但一些人在享受别人给予的好处的同时,顺手牵羊,偷挖别人的红薯,偷拔别人的蔬菜,就显得不文明不道德了。这件事不仅暴露出一部分市民贪多务得、见了便宜就占的自私心理,也提醒我们提升国民素质任重而道远。
17.仿照所给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使语 意前后连贯,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亮一支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与其痛恨荒漠,不如播种一片绿茵 与其抱怨寒冬,不如燃起一堆篝火
示例二:与其憎恶风雨,不如欣赏一道彩虹
与其抱怨山高,不如搭起一架云梯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此类题,要先分析原文的句式、表述的内容、前后句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再根据要求仿写句子。此外,还要注意前半句与后半句的内容构成对比,句子之间内容要衔接。
18.阅读下面的材料,谈一谈你对材料涉及问题的看法,不少于60字。(4分)
近年来,各地名人故里之争屡见不鲜。各地争为历史名人考证身世,出巨资修建名人故里等工程。历史名人的“出生”“葬地”以及“行游之地”等都可能成为某地争“故里之名”的充分理由。这样的争战此起彼伏,从炎帝故里之争到老子故里之争,再到曹雪芹、诸葛亮、李白故里之争,再到赵云故里之争,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趋势。最近,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甚至争夺起了西门庆的故里,西门庆仅仅是在小说中虚构的一个大淫贼,这也起了争议,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名人故里之争,其实是一种经济利益之争,少有科学的成分和学术的诚意,甚至缺乏道德上的斟酌。这是一种非理性的“争”,导致了大量伪文化的出现,甚至带来了价值取向上的混乱,此“争”当止。
解析:抓住材料表现观点态度的关键词“出巨资”“让人匪夷所思”等,分析这种“争”的实质即可。
四、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
《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风物特色的同时,抒发了作者达观超然的情怀。这些作品将抒情、写景、记事、议论融为一体,表达了对人生、宇宙的哲学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