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历复习先秦专项教案
逍遥右脑 2013-08-01 00:58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夏朝的建立 商朝的兴衰 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井田制和分封制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和东周开始。井田制和分封制。
(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和畜牧业 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 商业交通和城市
夏、商、西周的农业和畜牧业;商和西周的青铜制造业;商、西周的玉器加工业、纺织业、陶瓷业,漆的使用;夏、商、西周的商业、交通;夏、商、西周的都城。
(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 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春秋争霸背景和特点,春秋争霸的基本情况;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战国兼并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
农业 手工业 商业和城市 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变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
中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时间重大工程修建者作用或意义
春秋邗沟吴王夫差连接了江淮
战国芍陂楚国孙叔敖可“灌田万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都江堰秦国李冰消除了水患,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
郑国渠水工郑国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
秦朝灵渠秦朝史禄沟通了湘水和漓水,联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运河之一
隋朝大运河隋炀帝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开通运河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元朝会通河,通惠河元政府使南北相连,不再绕到洛阳
(5)先秦时期的文化
老子和孔子 百家争鸣 文学和艺术 天文和物理 扁鹊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艺术;天文和物理;名医扁鹊。
(2007年全国Ⅱ.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009年全国Ⅰ.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
A.官名 B.爵位 C.溢号 D.行业
(2009年全国Ⅱ.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C)
A、族号 B、邑名 C、爵号 D、官名
(2011年全国卷.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分)
答: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的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