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10-11 13:40
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1.“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有此认识的是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郡县制 D.主张中央集权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朝议制5.“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应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 D.君主立宪制6.学者雷海宗指出:春秋时代的战争都有各种繁文缛节,大国相互之间并无吞并的野心,对小国也多只求服从,不求占领。到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在乎攻灭对方。这种变化说明A.分封制进一步崩溃 B.宗法制崩溃C.“仁政”思想消失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分封制 B.世袭制 察举制 D.宗法制A.政事堂 B.三司 C.内阁 D.军机处10.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11.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 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B.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12.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右面“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官员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13.何晟铭同学很喜欢看穿越剧,自己也构思了几个穿越故事。下列故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到秦朝当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回到唐朝任门下省官员,负责审议C.回到宋朝当个枢密使,掌管财政大权 D.回到汉朝替汉武帝出谋划策解决王国问题14.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议。这是因为他违反了(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 D.礼制15.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A.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B. 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 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A.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影响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约有抵制作用C.清政府对条约体制从不接受到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A.鸦片走私 B.商品输出 C.强迫赔款 D.开设工厂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某檄文写道:“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又将关系七省门户之台湾……全输之倭奴。”该檄文与列强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2. 标志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事件是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皖南事变2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25.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近代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C、清政府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26.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2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①割占中国领土 ②清政府巨额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划定使馆界⑤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28.以下是战役能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进攻了积极抵抗的有①辽沈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太原会战 ④徐州会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9.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A. 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 B. 日军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中国共产党开始组织抗日游击战争A.虎门销烟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 D.五四运动31.下列有关抗日战争期间两个战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总体上基本是相互配合的 B.两个战场都实行了全面抗战的路线C.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D.敌后战场成为后来的主要战场32.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42集大型现代神话科幻喜剧《魔幻手机》①俄国德国法国三国干涉还辽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④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3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指导 B、提出的“扶清”口号具有局限性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被清政府控制和利用34.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A、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B、暴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C、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35.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A《八一宣言》的发表 B一二?九运动爆发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II卷选择题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第II卷(非选择题)36.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个朝代的哪种制度?6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后两种制度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者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其中要求地方郡国每年推举二人。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或以货贿自通,或以计协登进。……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慢主惘时,实为乱源。材料三: 此种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寒门,商人地主等……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请回答:材料一反映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