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故事

逍遥右脑  2016-10-09 17:40

柴可夫斯基的父亲是矿冶技师,在互金斯基矿山担任矿场督察,原配夫人去世后,又娶了一位从法国移民过来的小姐为妻,她便是柴可夫斯基的生母。因此柴可夫斯基身上除了具有法国人的血统外,再加上5岁时他的家庭教师是一位法国女性,因此6岁时柴可夫斯基便能说流利的法语与德语了。少年时代的柴可夫斯基虽然有点懒惰,但想象力却异常丰富,而且极端神经质。有一天他看欧洲地图,看到了苏俄的版图便低头亲吻,而且对欧洲其他国家却嗤之以鼻。
  
  柴可夫斯基法律学校的朋友,没有一个人喜爱音乐,但是柴可夫斯基的姨妈,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女歌手,从她那里,柴可夫斯基学到一些关于歌剧的音乐,对于莫扎特的歌剧《唐·乔望尼》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少年柴可夫斯基有一副很美的嗓子,曾随罗曼金学习声乐。他对自己的钢琴虽然没有自信,却常背着他人即兴弹奏舞曲。并随当时着名的德国音乐家鲁道夫·昆第加学习钢琴。
  
  1893年2月,着手写b小调交响曲。他说:“在我的旅行之中,无时无刻不想到这首曲子,它使我哭泣。”这年春天,他在英国旅行,虽然受到盛大的欢迎,但他是一个乡愁很重的人,急着要返回故乡。8月24日完成第6号交响乐曲,10月28日初演,柴可夫斯基在列宁格勒亲自指挥演出,非常成功。11月1日与朋友一起吃饭,染患了当时流行的霍乱,11月6日突然去世。他死后12天,第六号交响曲再度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此曲在后来出版时标上副题“悲怆”,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旷世杰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公孙度简介
下一篇:夏侯渊简介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故事】相关文章
【柴可夫斯基的悲怆故事】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