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7-05 11:55
文言文一直以来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文言文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字词难懂,而且常常有特殊句式阻碍同学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小编就这一问题采访了至善教育著名老师方久佳。方老师就"文言文中的通假问题"为同学们排除解难:
1、何为通假
"通假"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在这个概念中,"假"是借的意思,"通"指的是两个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可以相沟通,即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字当另一个字来用,"通假"二字结合后的含义,就是通过借用的方式使二字相通,把借来的字当本字用。说得科学一点,"通假"是古人写作时,没有按照汉字记词的规则来用字,临时用与该用的字音同或音近的另一个字,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意义。如:
(1)《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
(2)《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3)《史记·陈涉世家》:"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贺若弼才请军之次,有一个人不恐([恐]通[肯])。是甚人,是即大([即大]通[绝代])名将是韩熊男,幼失其父,自训名号曰衾([衾]通[擒])虎,心生不分,越班走出:"臣启陛下,蹄觥小水,争福([福]通[伏])大海沧波;假饶蝼蚁成堆,傩([傩]通[难])能与天为患。臣愿请车,克日活擒陈王进上,敢不奏。"皇帝闻语,亦([亦]通[一])见擒虎年登一十三岁,奶腥未落,有日大胸今([今]通[襟]),阿奴何愁社稷!拟拜韩擒虎为将,恐为阻着贺若弼。(见中华书局1987年版周绍良主编《敦煌文学作品选》,第279页)
2、"通假"与"六书"中假借的异同
"六书"中有"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造字的时候,没有为语言中的某个词另造一个新的形体来记录它,而是在已经造好的字中,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汉字来记录。假借字所记录的多是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词,或是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因为这些词不好造字。比如"我"字,"我"本是上古时期人们使用的一种有齿的武器,故其现代字形的右边还像一个"戈"字。语言里有一个第一人称代词与它读音相同,不好造字,就没有去再造新字,而是用表示武器的"我"来记录,于是"我"便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这就是造字的"假借"。 造字的"假借"区分开来,将其视为两种不同的文字现象。如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持这种观点,该著作在"六书"部分和"上古音的运用"部分,都阐述了"通假"与"假借"的不同,他说:"假借与通假,既有相同点,又有重要区别,主要有两点:(1)六书中的假借,是借用同音字来写意义抽象、难以用形象法造字的词,所谓'本无其字';用字通假是已有本字,临时借用同音字来替代,特点是'本有其字'。(2)用字通假一般是暂时的借用,而六书假借往往是长期的,甚至久借不还,所谓鹊巢鸠占。"
有人则主张把两者合在一起,通称为"假借",再在"假借"之内区分两种类型,郭锡良先生等编著的《古代汉语》就是这样做的,这部教材在"古书的读音问题"部分详细地讨论了这一问题,其文云:"古书中的假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六书"上的假借。……另一种假借情况是:本有其字,写书的人写了另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
练习: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经·系辞下》)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门有吏,主者门里,?闭,必须太守之节。(《墨子·号令》)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庄子·天地》)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