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一生中最愉快时刻”是何时

逍遥右脑  2016-09-22 10:43

,

1949年夏,陈毅胜利指挥上海战役,“把上海打开”,妻子张茜带着陈昊苏等三个孩子从山东解放区到了上海。此次进上海,被陈毅认为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在那段时间里,他的目光遍及上海各个角落,“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陈毅 资料图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09月10日第A08版,作者:佚名,原题: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渡江战役前,7岁的陈昊苏给父亲写了封信,“把上海打开,派汽车接我们去”。1949年夏,带着儿子托付,陈毅胜利指挥上海战役,“把上海打开”,随后一家人在上海团圆。上海岁月,被陈毅认为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

1949年4月,陈毅正在前线指挥渡江战役,7岁的陈昊苏在济南给父亲写了封信:“爸爸,我在济南读书了,你把上海打开,派汽车接我们去,我昨天听说南京解放,你的信我们收到了,我把它贴在了墙上,人家都笑你。”写惯了公文的陈毅,写的家书也成了公文,小昊苏在信中向父亲提出了“意见”。

1949年夏,陈毅胜利指挥上海战役,“把上海打开”,妻子张茜带着陈昊苏等三个孩子从山东解放区到了上海。此次进上海,被陈毅认为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在那段时间里,他的目光遍及上海各个角落,“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自学生时代起,陈毅一生三进上海:1919年,他从成都到上海,自上海赴法勤工俭学;10年后,于1929年由闽西进入上海,出席中央军事会议;20年后的1949年,指挥千军万马解放上海。

接管上海的当晚,陈毅在三井花园召集军事、政务、财经、文教4个接管单位的领导开会。几句开场白后,他特意对时任文教接管委员会副主任的夏衍说:“明天起,就要开始接管,要注意‘先接后管’,文教的对象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专家教授,所以情况不摸清楚不要乱管,先让他们安心,然后跟他们谈心,千万不要居高临下。”

接管上海后的陈毅一度是国民党特务暗杀的主要目标。上海军管会收到一封恐吓信,信中装有两颗子弹。工作人员拿到陈毅面前的时候,陈毅诙谐地说:“淮海大战飞机大炮都不怕,千军万马都过来了,还怕你两颗花生米?”随之把信丢进废纸篓,依然奔走于上海大街小巷。

为“人生向导”的外交部长

1958年,陈昊苏即将高中毕业,面临人生选择。已当上外交部长的陈毅了解儿子志向后说:“现在是新中国的时代了,正在下决心解决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建设的问题。你如选择学习工科就能够为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

1928年井冈山会师后,陈毅和毛泽东在一次闲谈间说:“将来革命成功了,你让我去当外交部长吧?”毛泽东笑答:“行,今天就一言为定了!”

当年的一句戏言,30年后成为现实。1958年,陈毅继周恩来之后任新中国的外交部部长,此时他已经57岁。后又兼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此时的陈昊苏已经17岁,就读于北京四中,面临着人生的选择。陈毅在北京四中作了一场关于人生理想选择的讲座之后,也开始了解儿子的志向。1959年夏天,陈昊苏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习俄语。这一年,父子俩就择业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

1960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严重困难,这一年年底,陈毅写下了名篇《冬夜杂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既是对中国人民英雄品格的歌颂,也是对他自己人生态度的写照。

新中国建立后相当一段时期,中日两国关系未恢复正常化,政府间交往中断,民间交流也在艰难中推进,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抓住机会提出中日两国围棋界进行交流的设想,拉开了中日“围棋外交”的序幕。

在陈毅去世后,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回忆当年其母亲离世,恰逢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访问柬埔寨,当时两位中国领导人穿上了柬民族服装参加了国丧活动,表示出对柬民族的尊重与友好,令他终生难忘。

或许是为了延续父亲的事业,陈昊苏如今也致力于推进中外友好的事业,尤其在对日友好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然而,谁能知道,起初的陈昊苏所从事的是无线电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田单的故事
下一篇:启示故事-该来的不来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陈毅“一生中最愉快时刻”是何时】相关文章
【陈毅“一生中最愉快时刻”是何时】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