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原文及翻译 阅读答案

逍遥右脑  2016-09-06 18:42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原文及翻译 阅读答案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原文

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 晏 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注释

、安定:郡名。汉置,在今甘肃灵台。 朝(朱)那:县名。今灵台朝那。

2、汉太尉嵩:即皇甫嵩。东汉灵帝时为北地太守,以破黄巾功,领冀州牧,拜太尉。

3、出后叔父:过继给叔父。出后,出继,过继给他人为后代。

4、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

5、徙:迁移。 新安:郡名。在今浙江淳安西。

6、疲:“痴”的异体字。

7、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三牲,此指用于祭祀的牛、羊、猪。

8、孟母三徙:相传孟轲幼年时,居住环境不好,孟母为教育孟轲,三次迁居。事见《列女传?母仪》和赵岐《孟子题辞》。后喻母教之德。

9、曾父烹豕(SHI史):曾参妻携子到市场,其子啼哭,母说归后为子杀猪。归后,见曾参正要捕猪杀之,妻止之,说与儿戏言,曾参认为不能失信于子,终杀猪以取信。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存,保存,保全。

0、道 :正道。

、卜:选择。

2、阙:通“缺”。缺失。

3、尔:你。 鲁钝:愚钝;愚笨。

4、修身;修养自身。 笃学:勤学。

5、感激:感动激奋。

6、就:跟从。 席坦:人名。一作“坦席”

7、躬自:亲自。 稼穑(色):播种和收获。此泛指从事农业劳动。

8、农:种田;从事农活。

9、礼乐、圣真;皇甫谧早年著作,已佚。清吴士鉴《补晋书经籍志》有载。

20、辍(chu6龊):停止。

2、怠:疲惫

22、笃学:专心学习。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翻译

皇甫谧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限度的游荡,有的人认为他是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岁,眼中没有教育,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母三迁,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父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已的事业,自已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阅读训练

.解释:

①度:______   ②或:______  ③辄:______

④进:______   ⑤余:______  ⑥笃:______

⑦涕:______   ⑧居:______  ⑨务:______

2.翻译:

①目不存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以慰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何尔鲁钝之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自汝得之,于我何有!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阅读答案

、①限制②有人③就④送给⑤超过⑥专心⑦泪⑧生活⑨工作、职业

2、①心目中没有接受教育(的念头);②没什么可以用来安慰我的;③你为什么十分的愚笨啊!④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⑤亲自种田。 3.③ 4.①小孩要有良好的环境;②对孩子不能不讲信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温庭筠《蕃女怨?万枝香雪开已遍》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下一篇:抱朴子外篇清鉴卷第四十一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原文及翻译 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原文及翻译 阅读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