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3-02 21:12
有一个女孩这样向人讲述妈妈和她的故事:
“妈妈从工厂下岗后,也曾想过各种方式,但都没有摆脱困境。于是,就给人修车维持生计。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的生活一直都比较艰难、窘迫。小时候,每天清晨,我和妈妈一起到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菜叶。妈妈把它洗干净,作为我们一家人的蔬菜。那时的妈妈留给我的印象,永远都是穿着厚厚的棉袄,面容憔悴,手冻得通红,手指总有许多龟裂的口子……”
在这种艰难的岁月里,女孩一天天长大,幼儿园、小学、中学。同时,也养成了她的自卑。“因为我一直感受着自己家庭的贫穷与窘迫,使我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来。自己吃的、穿的、用的,永远都是最差的。在班里,我学业仅仅居于中游,总是沉默寡言,自卑而形惭。上高二那年,我突然觉得生活特没意思,非常的厌世,就想结束自己卑微而渺小的生命,一了百了!”
与此同时,她又想到辛苦养育自己十几年的妈妈。便想在临走之前,最后去看母亲一眼。“我来到**的修车摊前,看见那些修车师傅中,仅有两位女性,妈妈就是其中之一。我看到妈妈旁边的柱子上比别人多挂着两样东西: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只饭盒。妈妈对我说,羽毛球拍是在没生意的时候和别人一起锻炼用的。修车总是坐着,人到中年,如果不多运动,就会发胖。所以只要有空,打打球,跳一跳,可以保持体形。饭盒里是一盒黄瓜头儿——吃黄瓜时掰下来的黄瓜尾巴,没舍得丢。用来美容,没事的时候就用它擦檫脸。那是妈妈唯一的美容品!我突然发现妈妈一直都很爱美,虽然我们很穷,可我从未见她愁过,她也从不埋怨和自弃,一直都很乐观。我在她那里坐了一会儿,就回了学校。从此,再没有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女孩现在已上了大学。她说:“**的黄瓜头儿挽救了我,是妈妈教会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
这段故事,使我想起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告诫:“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怎样穿戴……怎样欢乐和发愁——这一切对儿童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啊,这位母亲虽然没为女儿辅导功课,没逼女儿广泛“培优”,但她教会了女儿怎样面对人生。正如爱尔兰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