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6-16 19:50
第14讲 词类活用与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
【2012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明确需要掌握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这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与用法,是指能根据语境进行理解与辨别。“句式”属于语法范畴,“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正是指这样 一些相异的部分。大致说,这些相异的部分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与词类活用等五个方面。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大多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又常在主语之 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被动句则是指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形式上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等类别。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二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三是用“之” 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与量词省略等六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 与宾语省略更为常见。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 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又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 、名词活用如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三是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 作状语。考查“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意进行。
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是把对语言形式的考查与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进行综合考查。这就要积累丰富的言实词与虚词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的言特殊句式和用法,才能达到综合考查的要求。《语科考试说明的说明》依然强调:“从高考的特点出发,言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翻译句子的基本要求是译要做到“信、达、雅”,具体说就是:译要符合原的意思;译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译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译出原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所以,做这些题时,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另外,可以采用留、对、换、增、删、调的方法进行翻译。翻译一定要从高考的特点和考查目的出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要求原字字在译中有着落,译字字在原中有依据,并且译的句式特点和风格都与原一致。所以,在做此类题时,应重点审读一下要求翻译句子所在的段,再根据翻译要求,写出译。
从考查的试题编制看,近年高考被选择作为翻译的材料,都是一些浅显的言语句,其中关键词语在语教材中大多都有涉及。故应“得法于内,得益于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容忽视。
【重点知识梳理】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花之君子者也。(《爱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 (《石钟记》)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 (《送东阳马生序》)
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
大王何操? (操何) (《鸿门宴》)
不然,籍何以至此? (以何) (《鸿门宴》)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
唯利是图(图利)
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4.省略介词。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记》)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名词后面还有名词或者名词短语,这个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就是活用动词的宾语。如: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其间,无日而非可死。(《<指南录>后序》)
"臣,海安、如皋"都是宾语,"私、道"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没有宾语,就看一个名词前面是不是有"已、乃"等状语, 如果有状语, 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刺秦王》)
(2)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促织》)
"乃、细"都是状语,于是原本是名词的"前、疏"都活用成了动词。
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那么这个名词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
(1)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2)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廉颇蔺相如列传》)
"鼓""刃"前面有"能、欲",都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2.名词做状语
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副词的性质。在言当中,这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名词做状语也是一种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之战》)
"南指"相当于"向南指"。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活用主要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在一定的上下当中,一个动词处在主语或者宾语的位置,这个动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如:
(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援、救"原本都是动词,这里不是处在主语,就是处在宾语的位置,所以都活用为名词了。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谓语、定语;如果一个形容词做了主语或者宾语,这个形容词就可能活用为名词了。如: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之众。(《过秦论》)
"贤"原本是形容词"德才优秀",这里是"贤士、贤人",可见它已经名词化了。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了。如: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苦"后面带上了"秦"做宾语,就活用为动词了。
(四)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这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便有了使动意义,活用为使动词了。如: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崤之战》)
"勤民"是"使民劳累",是使动用法。
(五)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心理活动,意思是"认为怎么样"。如: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荆轲刺秦王》)
"迟之"是"认为这事办得太迟",是描写心理活动。
★ 一般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⑧予本非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言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1
【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有标志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2>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四、疑问句
2
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
★ 特殊句式
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
一、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 译:“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二、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译:“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 译:“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
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译:“秦人不及哀叹自己”。
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邹忌不相信自己”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之事》)译:“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还有如: 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
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①良问曰:“大王何操?”《鸿门宴》 译:“张良问公道:‘大王的时候拿了什么?’”
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 译:“问女儿在思考什么?”
③王见之曰:“牛何之?” (《晏子使楚》)译:“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
④何伤乎? (《齐桓晋之事》) 译:“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
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 译:“我敢埋怨谁呢?”
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 译:“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
3
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译:“(你们在)替谁哀哭呢?”
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
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译:“国家用什么救济老百性呢?”
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
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
【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
格式:宾十介十动
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 译:“用钩子画龙,用凿子雕刻龙”
②余是以记之 (《游褒禅记》) 译:“我因此记下了这事”
③一言以蔽之 译:用一句话概括它
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 译: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拼命的作战的。
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接着白天)
【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①夫晋,何罪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译:“晋国,有什么罪过呢?”
②唯弈秋之为听 (《弈秋》) 译:“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译:“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
④唯陈言之务去 (《答李翊书》) 译:“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
⑥唯马首是瞻 (《冯婉贞》) 译:“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 (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
【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
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回乡偶书》)译:“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
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
【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
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4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 译:“(我回时)府吏叮嘱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
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
【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①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译:“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
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三、状语后置
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言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格式:动十以十宾
①饰以篆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用篆龟鸟兽的形状装饰”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译:“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译:“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译:“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之事》)译:“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
①覆之以掌 (《促织》) 译:“用手掌覆盖(蟋蟀)”
(2)格式: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译:“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能谤讥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译:“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师说》) 译:“生在我的前面”
⑤风乎舞雩 (《四子侍坐》) 译:“在舞雩台上吹风”
(3)格式:形十于十宾
①长于臣(《鸿门宴》) 译:“(他,指项伯)比我长(大)”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
四、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言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
【1】格式:中心词十定语十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复命的人”
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 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
5
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 译:“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
④四方之士者。(《勾践灭吴》) 译:“四方前投奔吴国的士人”
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 译:“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 译:“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记》 译:“铿然有声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
【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译:“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一、理解句子
正确理解句子是正确翻译的前提,故先讲如何理解句子。理解句子,即要分析语境,又要分析句子本身。这里主要从分析句子本身的角度说。
1.以易求难,推敲关键词语
多年的高考试题表明,要求考生理解并翻译的句子,并非每一个词语都有难度,都不会理解,而只有一两个词语有较高的难度。从这个意义说,理解句子就是对关键词语的确切认知。一般说,这关键词语表现为多义实词或词的形态特点(单音词、双音词)或用法特点即活用。例如:
⑴(何子平之)母本侧庶,籍(户口册)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持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
在这段字中,"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是什么意思呢?"州中"、"有微禄"、"当"、"留"都是不难理解的,难的是"差"、"启"、"相"这三个词。"差"是个多音词,这里该怎么理解?"州中"既在州中;"有微禄",有少许俸禄。可见"差"应读chāi,为当差之意,即任职。"启"有打开、陈述等意,因为要向上陈述某人之任职,所以应理解为"禀告"。"相留",自然不是互相挽留,而是挽留何子平。于是全句该理解为:在州中任职有少许奉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这样看,所谓以易求难,就是根据已知求未知。"求"的过程,就是对语句作分析的过程。
2.转换角度,辨析句式特点
有些句,在实词,虚词方面没有太多障碍,但要真正说清其含意遇到麻烦,这时就得转换视角,从句式方面作考虑,这样也许会寻求到正确的理解。例如:
⑵(胡)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读cuàn),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胡威之父)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其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在这段字中,"先其将归,请假还家"一句,字词上没有一点疑难,但"先其将归"是什么意思?是"早就要带他回去"吗?自然不是。原这是一个省略句,在"先"之后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其,指代胡威。这样看,全句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先,(都督)便请假回家。用这个意思去替代原句,正好与下意思一致,因为"阴资装"等句意思是: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接他,就与他结伴同行,每次遇到什么事情,就帮助他处理。从分析句式入手,是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如"至于公事,何由济乎?"句中"何由"是"由何"的倒置,"何由济乎?"就是"凭什么才能成功?"而不是"有什么理有才能成功?"又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一句中,破,使动用法,降,也是使动用法,使……降。据此全句是说: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部投降。
3.烛照全,求助于左邻右舍
有些句,仅靠分析句子本身是不够的,还需要跳出句,综观全,求助于"左邻右舍"--上下。例如:
⑶裴晋公为相,布衣交友,受恩子弟,报恩奖引不暂忘。大臣中有重德寡言者,忽曰:"某与一二人皆受知裴公。白衣时,约他日显达,彼此引重。某仕宦所得已多,然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晋公闻之,笑曰:"实负初心。"
这段字中,"晋公有异于初,不以辅助相许"是什么意思呢?句中的"异"是"异心",还是"不同"之意?上说,裴晋公在未做官时,曾与他人相约,一旦"显重"就"彼此引重",而现在裴已为相,却不肯答应某人担当辅弼之臣的请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裴晋公的做法似与当初相约有所"不同",而看不出"异心"----对国家有叛逆之心。因此本句的意思是:裴晋公与当初不同,不肯答应让我任辅弼之臣。("相许",许之,答应我)
二、翻译句子
言翻译是考查考生言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言翻译都是用四选一的选择题考查的,从2002年起改用考查考生自己动手翻译的能力。
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高考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中,译出原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保持一致。这个要求是比较高的。其主要之点分述如下:
1.字字落实
"字字落实",是一个原则的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1)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敬称、谦称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在译中可以删去。
(3)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兵"应换成"兵器","利"应换成"锋利","弊"应换成"弊病"、"毛病",等。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指这一类"字"的落实。
2.译出原用词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译出原用词的特点,即译要正确表述出活用的情况。如《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一句中,"外",名词作状语,应译为"对外";"连衡"这里用作动词,应译为"用连衡的策略";"斗",用作使动词,应译为"使……争斗"。全句译为:(秦国)对外用连衡的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这便译出了全句用词的特点。
3.译出原造句的特点
所谓原造句的特点,指原所使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要分两种情况:一是言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相应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二是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例如:
⑷
①仲尼之徒无道桓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之事》)
②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下天笑。(《屈原列传》)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是以"是"以是"的倒置,"臣未之闻也"是"臣未闻之也"的倒置,翻译时的都要顺过。全句可译为:仲尼的门徒没有说过齐桓公晋公称霸的事,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句②"兵挫地削"、"为天下笑"都是被动句。全句可译为:(楚怀王)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割削,失去了楚国的六个郡,他自己也死在秦国,被天下人嘲笑。
句③"求人可使报秦者"是"求可使报秦之人"的倒置(定语后置),全句可译为:主意拿定,寻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秦国的人,没有寻找到。
上列三点是就句子本身翻译说的。在动手翻译之前还得顾及语境。
三、重点突破
翻译言语句,牢记翻译的原则、方法是基础,翻译时结合具体语境更为重要。翻译言常见的错误有: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言时,遇到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如:
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年高考全国卷)
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⑵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高考全国卷)
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在⑴、⑵句中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⑴中"交?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⑵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
(二)、该译不译,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⑶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⑷从令纵敌,非良将也。 (2004年高考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⑶⑷两句的译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⑶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 ;⑷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⑸率妻子邑人此绝境。 《桃花记》
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⑹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⑺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⑸⑹⑺三句的译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⑸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⑹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⑺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
(四)、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如:
⑻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⑼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在⑻句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⑼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结合语境可知这是"刘母谢绝媒人"的话,因此"谢"应译为"推辞、谢绝"。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罗嗦赘余。如:
⑽婴之亡,岂不宜哉? (2003年高考京皖内蒙春招卷)
在本句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⑾宋何罪之有? (2002年高考北京卷)
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本句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⑿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⒀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004年高考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⒁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在⑿句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在⒀句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⒁句中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应该补上。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例如:
⒂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⒃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004年高考湖南卷)
本句也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因此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
⒄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2004年高考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⒅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
本句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朋友)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
【高考真题精析】
【2011高考试题解析】
一.(重庆)阅读下,完成8--10题。
江公皋传 [清]蓝千秋
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带湖,民疲?多盗,逋赋①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 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行数里,至绝?下,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注】①逋赋:拖欠的赋税②渠魁:首领③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答案】B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所在有声绩”的一组是
①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③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 ④饷应期至,军乃戢
⑤守臣当先以身殉 ⑥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⑤⑥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本题基于对句翻译理解,如果会翻译,那么就容易入手了。①表现江皋的敏慧;⑤表现江皋忠于职守;⑥是柳州人民对皇帝感恩戴德,并不是对江皋。
10.下列对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 福当地百姓。
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迫饥寒为盗”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
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粤西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答案】A
【考点】本道试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作者在中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C级(分析综合)。
【解析】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有误,原为“公慨然白府”,可见慨然的并非承担赋税,而是对前任县令的遭遇而言。
1l. (1)把第三大题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分)
【答案】
①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②(江皋)呵斥他们停下,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解析】①题“之”,“走”,“耳”为得分点。“之”为代词,代指那些盗贼;“走”译为“跑”,“耳”语气助词,译为“罢了”“了”。②题“以”、“徇”、“是”以及省略句的翻译是得分点。“以”表承接,不译,“徇”译为“示众”,“是”译为“这”,句首为“斥”,动词,缺乏主语,根据上下判断其主语为江皋,所以应该补全。
(2)用斜线(/)给下面言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考点】本题考查“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
【参考译】
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下。江皋天性敏锐聪慧,二十岁的时候被乡里举孝廉,不久,中进士,被任命为瑞昌的县令。
瑞昌隶属九江郡,依傍水,民众疲惫不堪又频发盗贼,所以拖欠赋税且日积月累。
江公上任的那天,发现前任县令因此被治罪且连累三代人,有一个亲属居然受牵连致死,他的妻子孩子都不能回家,江公感慨于此,于是禀告上级官府,亲自负责民众拖欠的赋税,将前任县令的家眷全部遣送回家。瑞昌县城靠近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以前的水道,江公捐出自己的薪水倡议大家集资修筑堤坝,考虑如何使堤坝坚固长久,当地民众称这个堤坝叫“江公堤”。当时闽楚有警讯,瑞昌与楚地相邻,土匪利用小路打劫,官吏们建议派兵剿灭他们,江公说: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于是就勒令乡里保长宣读告示明示利害关系,派勇敢的壮丁巡查路况,后抓获了劫匪首领并处死了他,盗贼于是就平息了。
不久,江公升官做了巩昌的太守。但是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民众感到疲乏窘困,士兵却更加骄横强悍,有的私自去民间掠夺,也没有人敢呵斥他们。江公例行公事巡行他所管辖的地区考核下属政绩。在郊外,看到几个骑兵飞快地经过他的车队,江皋呵斥他们停下,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四年之后,江公出任柳州刺史。柳州地处偏僻的南方地区,风俗粗犷剽悍。当时刚刚收复粤西,军队留在柳州镇守,军队中有很多掠夺的妇女,她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大府(官名),带着军营统帅登记被掠夺的妇女并到郡上通知此事,请求回家的人根据路程远近派发路费让她们回家,总共资助了数百个人。第二年,柳州统帅去世,军饷没有办法按时发放,士兵们穿着盔甲在军帐前示威抗议,江公很快就出了军帐,和他们定下一个月后发放军饷,士兵们相信江公,慢慢地就解散了示威活动。江公立即快马送信到台省紧急发军饷,军饷如期发放,军队才收敛了。粤西的很陡峭,柳州更是连险峻,石错落,没有办法去砍伐,上有很多大树。当时皇帝正在修建太和殿,皇帝派采伐巨木的使者即将到达柳州,柳州人很惊恐。不久,使者到了,江公就询问
柳州民众柳州哪里产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带路,江公骑马带着使者前往看巨木场地。行了好几里路,到了绝壁之下,上石头嶙峋,大树阴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马不能前行。江公解下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请使者徒步登,使者面露难色。江公说: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长官理当身先士卒。于是卷起袖子拄着拐杖,扶着两个小兵先自登,使者勉强跟随着他,走到半腰路就断了,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江公看着大树回头对使者说:怎么样?使者啧啧感叹,大叫着急切想回到下,他说:“这树没有办法砍,”公说:“树都在这里,拜托使者将没有办法砍树的实情告知皇上。”使者于是就回去了,向皇帝奏请免除,柳州人民欢呼皇帝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岁,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秉性廉洁清明,因为到哪里哪里都有名声功绩。江皋为人既有孝道又友好,性格恬淡,对世事了解透彻,通晓为官之道。一生清白,贤士达人都为他感叹敬仰。
二.(浙江)阅读下面的言,完成16—20题
张?,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入朝,?与属僚二人皆饯,?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以疑请,?曰:“子无为嫌。若某,?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浸虚。?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鉴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传》)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明经 第:考取。
B. 子无为嫌 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 俾 :使
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解析】比拟,相当
【高考考点】常见言实词在中含义的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中,看看是否合乎原的语言环境。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极推引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醉则更相枕以卧
D.保邦于未危 室西连于中闺
【答案】B
【解析】A、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作名词性短语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表原因;B于是;C表并列表修饰;D在到。
【高考考点】常见言虚词在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备考提示】要把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8.下列对原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与高宗、李?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为官的形象特点。
B.描写李?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描写了囚犯们因张?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执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D
【解析】不是“贬谪”,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是升官。
【高考考点】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备考提示】要找出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不少选项是对原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9.用“?”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高考考点】中句子的理解
【备考提示】注意句式结构的对仗,注意虚词,注意词语的顶针,落脚在意的把握上。
20.把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提示:至于你的才能,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警策)?。
(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提示: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
【高考考点】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备考提示】言翻译要粗知全大意,把握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推导,不拘泥于原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三 .(浙江)阅读下面两段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 也,而用 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答案】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解析】点明两者的主要观点,进行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
四.(天津)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2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县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这者,非追论者贤,则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者,今之好为古人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
【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类似于后记。
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齿尊而有者序之 齿尊: 年长受尊崇
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
C. 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 累: 累积
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
【答案】B
【解析】当应为相等,相当之意。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言实词在中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中,看看是否合乎原的语言环境。
10.下面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官于是者,其优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其于是书也有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今则有两序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A
【解析】A副词,/连词,尚且;B表地点对象,在;C、舒缓语气,可不译;D、表转折,却。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言虚词在中的意义和用法。
【备考提示】要把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1.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
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
②两序,非体也
③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
④自是缀支之,多有纸,你以传者
⑤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集序者可以止矣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②是告诉一个事实,非作者观点
【高考考点】筛选中的信息。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
12.下列对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作者认为可以有序,但也可以有序。
B.作者提出了对作者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生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C.给古人集作序时,介绍了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加褒贬。
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
【答案】D
【解析】误解了“自古序其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自古以为他人做序的,都是后世的人认为他是做宗师的人写的)的含义。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备考提示】要找出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不少选项是对原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3.把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分)
(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答案】(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
(2)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解析】(1)审、让;(2)足下;(3)汲汲、不知我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
【备考提示】言翻译要粗知全大意,把握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推导,不拘泥于原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五.(陕西)言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言,成4~7题。
何灌字仲,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
①灌亲申画界堠,遏其 ②或著崖石皆没镞
③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④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⑤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⑥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从“忿而举兵犯我”可见“遏”不成,所以①排除;②“著崖石”表明射敌不中,排除;④是建议言论,还未付诸行动,不合题意。
6. 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辛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万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答案】D
【解析】D项曲解意。“灌亦望风迎溃”中的“迎”是“迎合”之意,而非“迎击”,何灌没有“阻止溃退”。
7.⑴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⑵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答案】何灌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解析】“乞”意为“请求”,“许”意为“答应,允许”,“ 隅”意为“角落”,“控”意为“控制”,“控守”意为“扼守”。
【参考译】何灌字仲,开封祥符人。在武官遴选中及第,担任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对他说:“你是个奇士,有朝一日你将会取代我的位置。”(后他又)担任了府州、火军巡检。辽国人常越过边境取水,何灌亲自明白地画出界标,阻止他们前。辽国人很生气,起兵进犯。何灌面对高处射击,每发一箭必中,有的射进崖石都看不见箭头,敌寇都很惊叹,认为他是神力,后退收兵离开。三十年后,契丹萧太师与何灌会晤,说起从前的事,查点起何巡检的神射,何灌说:“说的就是我啊。”萧太师惊惶地起身叩拜。担任河东将时,与西夏人相遇,西夏人的兵马追赶,何灌射出的箭都穿透了铠甲,打穿胸部从背上穿出,堆积成串的后面的兵马,很害怕,于是撤退了。张康国把他推荐给徽宗,徽宗召请他答对,策问西北边境的事务,何灌用手笏在御榻上比画,指着座上的衣服花纹言说形势。徽宗说:“(听你一席话)敌人(好像)在我眼前啊。”何灌被提拔点派为河东刑狱,升迁为西上阁门使、兼任威州刺史、管理沧州。因为修筑御敌城堡有功,调任为引进使。朝廷下诏让他运送三十万石粟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水浅不能载舟,陆运将需用八千辆车,沿边地区麦子刚刚成熟,希望能用运费中增加的钱前往买入。”奏请皇上后,回复同意。没多久,他做了岷州知州,引邈川的水灌溉了千顷闲田,湟地人称之为广利渠。他被调任到河州,仍然镇守岷州,被提拔为熙河兰湟弓箭手。他进言说:“如果先修葺河渠引水,使田地不患旱灾,那么人们便会乐于响应招募,从而,射手的名额就足了。”上面采纳了他的建议。刚刚半年,得到的良田就有二万六千顷,招募的士兵有七千四百人,成为他路之最。他陪同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就射中箭靶,第二箭没中。辽使说:“太尉箭术不行了吗?”他回答说:“不是的,只不过是谦让客人表示礼待而已。”整理弓箭再次射中箭靶,观看的人都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又升迁为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把全部的禁军都交付给梁方平镇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军队驻扎滑州,梁方平向南逃遁,灌也望风而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兵于是径直进攻京城。何灌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城抗敌总共三日,受了伤,死在战阵中,死时年龄六十二。
六.(东)阅读下面的言,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平?”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答案】B
【解析】渝,改变、违背
【高考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言实词在中的含义。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中,看看是否合乎原的语言环境。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如本题可用“坚贞不渝”推导。
10.(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答案】C
【解析】表假设;A表地点,在表对象,和;B表修饰表转折;D主谓之间的。
【高考考点】理解常见言虚词在中的意义和用法。
【备考提示】要把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
11.(东)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东)对原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答案】C
【解析】“明确的表达反对意见”错,管仲赞同称霸,只是认为齐桓公没有做到以民为本。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备考提示】要找出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
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13.把言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答案】(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或:不用刑罚恐吓百姓,不用强力禁止百姓)。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答案】(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走向正常了)。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答案】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业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中的句子。
【备考提示】言翻译要粗知全大意,把握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推导,不拘泥于原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言参考译: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治理百姓的人,必须知百姓的疾苦,并且用道德使百姓忧惧,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或:不用刑罚恐吓百姓,不用强力禁止百姓)。注意这四点,足够可以治理好百姓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尽忠心,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让我听听您的主张。”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忠诚,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那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开始做就行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治理公族,家治理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
减少刑罚,薄收赋税,那么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在国内施教,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走向正常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业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您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为劳顿忧伤,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为劳顿忧伤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