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6-08 18:28
第45讲 中国的四大地理单元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贺兰脉、巴颜喀拉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2.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⑴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显著,一方面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另一方面,受季风强弱和进退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冬季寒冷干燥,生长期短,多寒潮严重影响农业的产量和质量。
⑵地形: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黑土广布,多沼泽,北部有冻土;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缓斜平原,中部为冲积低平原,东部为滨海沿岸平原。由于受地形变化的影响,各部分排水性能、土地盐碱化、旱涝危害的程度不同,使农作物产量出现了明显的分异。其基本特征是西部高,东中部地区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3.重工业基地和能工业基地:
⑴东北重工业基地:以沈阳、鞍为中心,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的基础上。其中鞍钢铁、沈阳机械、大连化工和船舶、长春汽车、哈尔滨电机制造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部门。
⑵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工业基地。主要重工业部门有北京的首都钢铁(已迁出)、燕石化、天津制碱(海盐化工)、开滦煤矿、唐钢铁。(轻工业有棉纺织工业和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⑶煤炭能基地:西、陕西
⑷石油工业基地: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华北等油田。
4.主要城市:北京
探究点二 南方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3.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⑴轻纺工业:棉纺织业、麻纺织业、丝绸(四川成都平原、浙江杭嘉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⑵有色金属工业:江西的钨矿、铜矿、湖南的铅锌矿、锑矿,广西的铝矿,贵州的汞矿、云南锡矿。
4.主要城市:上海
例1 (2008•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抹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示意图”。
地区 主要城市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锑 钨 锡 铅 锌 铜 汞 铋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62 0.72 O.10 2.92 1O.12 32.44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30 94.14 99.71 72.6l 55.68 54.90 1.14100.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的特点有 、 。
(2)湖南省水能资主要分布在 ,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 。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 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我国南方地区资的分布、原因,工业发展的条、存在的环境问题极其解决措施。
解析:⑴湖南有色金属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命题者力图通过所给出的三大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湖南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越区位条和在发展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⑵本题虽然所给出的材料是区域地理材料,但考查的却不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是要求考生根据三材料,归纳出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的特点、分析水电站建设的区位条、分析湘东与湘南地区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上存在的区域差异。这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这是江苏今年对区域地理考查的又一种形式,应引起高度重视。⑶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原料(有色金属矿)、动力(大水电站或火电站)、交通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其中动力因素是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有色金属工业多布置在大的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以降低电能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带的能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电站一般分布在气候湿润,河流水量丰富、落差比较大的区,这是湘南地区除有色金属矿产资丰富这一优势条外的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另一优势条。⑷有色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易形成酸雨危害。酸雨的形成除了与酸性气体排放有关外,还与气候的湿润程度有关。气候越湿润,酸性气体排放量越大,发生酸雨的可能性也越大。对酸性的治理应着重于调整能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答案: (1)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区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调整能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探究点三 西北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大兴安岭、贺兰以西,昆仑脉、祁连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2.气候、地形特征:
⑴气候: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⑵地形: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夹两盆”,昆仑脉、天脉、阿尔泰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脉,顶终年积雪,麓草场广大。其中天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天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3.农、牧业生产特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4.主要矿产地:以石油为代表的能资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有,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的石油,白云鄂博的稀土,甘肃金昌的镍矿。
5.主要城市:⑴呼和浩特:以毛纺织、甜菜制糖、奶食品等工业著名。⑵B、乌鲁木齐:位于天北麓,新兴的综合工业城市。
例2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4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0)。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1)。
图10
图11
(1)石羊河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判断理由是: 。
(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命题意图:本题不偏不怪属于常规试题,中也应该以此为重点,练好基本功,方能根据实际问题去灵活运用。通过本题需要避免在以后的做题中发生以下错误:⑴不准确和答不全面是主观题答题的最大的问题,其一是审核不清,答非所问和丢一问的;思维不能发散,抓住一点说起没完,而其他方面却没有考虑到。
解析: (1)根据图经纬网和河流干流的分布可知石羊河总体流向大致是由南向北,或由西南向东北,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河流下游流入沙漠里最终消失,没有入海口,所以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内流河。
(2)根据沉积物沉积的特点,可知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久远,读图可知深度1. 6米处是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合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由此可推断该地的距今5000年前后干湿状况是湿润的水生环境,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而现在属于干旱环境,所以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干燥。
(3)该河流(是处于西北内陆的甘肃省中部)中下游地区是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类型是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4)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土地荒漠化,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参照教材中“我国西北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注意关键词“在农业生产中”,是从农业生产的角度回答,教材中其它角度不用回答。
答案:(1)由南向北(西南向东北) 内流河 该河下游消失于沙漠中,没有入海口。
(2)久远 (黑色)湖沼沉积 干燥 5000年前后,此处主要为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含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
(3)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
(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改良灌溉技术,提高水资利用率、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的分配、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种植耐旱、耐碱的农作物品种;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
探究点四 青藏地区
1.地理位置和范围:横断脉以西,喜马拉雅脉以北,昆仑脉、阿尔金脉以南。
2.高寒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多夜雨,地区差异大;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3.农牧业生产特点: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牦牛、藏羊、藏绵羊。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是,①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物质的转化;③高寒低温,生命活动弱,生长周期长,有利于降低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积累;④夜雨较多,有利于减少蒸发,让植物充分吸收利用;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其主要制约因素有,①降水稀少,水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4.能和矿产资:主要能资有,太阳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水能、地热能(羊八井)、柴达木盆地煤、石油等。柴达木盆素有“聚宝盆”之称,除能外,还拥有铅锌、钾盐(察尔汗)、池盐等矿产。
5.主要城市:拉萨(日光城)、西宁(兰青、青藏铁路交接点)、格尔木(进出西藏、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的重要门户)
例3 (2010•上海地理)阅读青海省的图资料,回答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水风情与三江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是生命之、明之和城市之。
(1)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脉中表示“昆仑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博会青海馆以“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A河流和B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河:________________;B河: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以世博会为题,考查了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析: (1)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的甲、乙、丙三条脉分别是祁连、昆仑和唐古拉,图中A、B、C三条河流分别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即“三江”中所说的“三江”。(2)解答本题,要紧紧抓住两个关键词:“水”和“塔”,即青海省是我国的主要水地和大江大河的头,联系地势高、河流补给水广等解答本题。(3)A河流(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包括兰州、银川、郑州和济南四个,B河流(长江)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直辖市)包括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四个。(4)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水资短缺和水质变差。产生原因从自然和人因素两方面展开,自然原因主要从时空分布不均入手,注意不要出现“径流量小,水资不足”等说法,因为这里要求从全国层面、宏观角度探讨问题,不能把北方城市的个性原因推及南方城市。青海省保护中华水塔的有效举措要突出地域特色,突出中国水地的要求,特别突出涵养水、防止污染等措施。
答案:(1)乙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2)地处我国第一级阶梯地势高;有冰川积雪融水、降水和地下水作为三大江河主要补给(降水和地下水任写一点即可)
(3)A河:兰州、银川、郑州、济南;B河: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任选两城市)
(4)问题:水资短缺和水质变差 原因:水资时空分布不均;用水需求量激增;水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资受污染等 举措:保护植被,涵养水;防止污染,提高水质;节约用水,提高水资利用率
【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读“2006年我国水资、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2.水资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 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3.(2011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2011.4)有关海西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河航运是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B.近海石油资丰富
C.重点承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D.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2011•湖北模拟)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广东丹霞、湖南?、福建泰宁、贵州赤水及江西龙虎、浙江江郎“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读“赤壁丹霞”景观图,回答4~5题。
4.发育成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砂砾岩 D.石灰岩
5.丹霞地貌分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其中“曲溪两岸,奇峰林立”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 )
A.西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南和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011•泰安模拟)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6~7题。
6.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不足
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④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1届东省济南市高三质量调研一模)读右图,完成8-9题。
8.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及农作物产量 D. 水资分布及数量
9.该区域河流水特征是
A. 径流年际变化小 B. 补给以降水为主 C. 水量向下游增大 D. 夏季流量小
(2011•东北联考)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
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
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
11.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B.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C.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
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
(2011•滨州模拟)读“我国某地区图”(图1)和“某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图2),该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完成12~13题。
12.图2所示脉位于图1中的( )
A.A B.B
C.C D.都不是
13.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2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 ( )
A.该地不够高
B.该地风沙较重
C.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2011•东北联考)下图是以塔里木盆地某点(O)为中心向a、b、c三个方向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根据上图判断图中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① b——② c——③B.a——② b——③ c——①
C.a——① b——③ c——②D.a——③ b——② c——①
15.关于a、b、c三条线路上的地理事物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a线沿途资丰富,矿井广布、工业城市密集
B.b线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因素有热量充足,年较差大
C.c线地区地质条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
D.a、b、c三条线路中河湖都以内流为主,水不足
二、综合题
16.(2011届东省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一模)下图为东半岛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地形、水角度说明该区域的东南部与西北部自然环境的差异。
(2) 河流HL属于不同的流域,在图上画出两河的分水岭。
(3) 在F处修建大坝,判断EG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4) 该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17.(2011届东省潍坊市高三新程教学质量抽样监测)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l1月27日在广州圆满闭幕,下届亚运会将在韩国仁川举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材料二 广州与仁川气候资料
(1)珠江的航辽价值巨大,试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其原因。
(2)图中A、B、C、D四城市等级最高的是 (填写字母),并据图解释原因。
(3)据表分析仁川与广州气候的差异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18.(2011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二: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见上右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90℃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三: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911.31065.6812601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1.351.160.98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15.3613.1411.11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0.120.100.09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32.9028.1323.80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201.69172.47145.87123.56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4~6月平原地区(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
;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 原因。
(4)分析材料三,青藏高原资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详细解析
失较大,从而导致了旱灾。
7.答案:C
解析:新疆阿勒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该地的洪水不太可能是降水过多造成的;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可知,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
8.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图中城镇多分布在河流流经的麓地区,因此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水资。
9.答案:A
解析:图中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径流年际变化小,故A项正确;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B项错误;内流河河流由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故C项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补给量大,故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甲、乙分别是哈尔滨市和广州市附近区域,附近分别有东北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11.答案:B
解析: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现在为外向型农业和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依然较发达。
12.答案:A
解析:图2脉位于银川西北,为贺兰。
13.答案:D
解析:喀斯特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暖湿、降水丰富的地区。
14.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塔里木盆地向北、向西、向东南分别是天地、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由此判断a——②,b——③,c——①,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乃至亚洲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不足,光照强烈但热量条不理想,人口分布较少,城市密度小;青藏高原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脆弱,多地热和水力资,故选C。
16.答案: (1) 东南部以低丘陵为主,河流流量小、流速快
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缓
(2) 画图 (略)
(3) G城市(1分)位于大坝下游,修建大坝形成的水库对其下游流量的变化具有调节作用
(4)支持 地丘陵区,适宜林果业发展,种植果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经济收入),解决劳动就业(吸收农村劳动力)
反对 该地属于地丘陵,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种植果树降低了植被覆盖度,易造成水土流失
17.答案:(1)珠江所处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多,河流水量充沛;冬季温暖,无结冰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2)A A为省会城市;水陆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
(3)差异:广州1,8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均高于仁川,气温年较差小于仁川;广州年平均降水量多于仁川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冬夏)季风影响程度
18.答案:(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2)沿河谷分布。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充足。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同时有利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
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时间长,积累有机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