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强烈的购买欲?

逍遥右脑  2016-08-08 18:27

    情景再现:“宝贝听话,小汽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别再买了。”“我说不买就不买,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自己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蹲着吧。””好了好了,怕了你了,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买小汽车了。”

  这样的场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孩子购买欲强,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那么当孩子与家长外出总要求买东西时,家长们该如何应对?

一、常见处理误区


  误区一:碍于情面 只好妥协

  家长遇到孩子在公共场所为买某件东西而哭闹耍赖时,常常会碍于情面,答应孩子的要求。但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果孩子很轻易地就能通过哭或耍赖等方法获得家长妥协,家长以后在教育孩子时,会逐渐失去威信。

  误区二:哭闹不止 生拉硬拽

  孩子在自己的都买欲没满足的时候通常会哭闹不止,但是很多家长生怕一哭闹就迁就的方式会把孩子惯坏。于是,在面对孩子在街上为了买某件东西而哭闹时,她总是硬生生地把孩子抱走。但这种方式虽然简洁了当却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灵创伤。这类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比其他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叛逆和倔强。

  可见,当孩子的购买欲望不能满足时,家长不能妥协,但在不买的同时,也要给孩子平等和尊重。通常没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孩子,在青春期时会非常反叛,引导不好甚至走入歧途。那么究竟如何应对这类情况呢,爱早教为您答惑解疑。

二、正确处理原则

  如果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要求孩子,孩子当然会“乱”;只有制定了标准,才能确定孩子是否是“乱花钱”,具体方式详见“ABC原则”。

  A:事前约定

例如去逛超市,家长在出门前与孩子约定好,爸爸妈妈只能买什么,孩子只能买什么,商量好了再出门。约定要本着不伤害别人、不妨碍别人的原则来制定。

  与孩子做事前约定时,一定要在尊重和平等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仅凭成人的想法和购买能力,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例如,可以和孩子讨论,什么是孩子最想买的,什么是他真正需要的,什么是家里已经有了没必要再买的等等。经过这样平等而民主的讨论,孩子更会遵守自己和家长的约定。

  B:事中提醒

如果已经约定好了,就要坚决执行。当孩子遇到不在计划之内自己想买的东西时,他可能会忘记与家长的约定,吵着一定要买,这时家长就要提醒孩子:“我们约定好了只能买××,不能买其他的。”

  孩子会不断地尝试触碰家长的底线,这也正是家长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的时候。因此,无论孩子有什么理由,只要不在约定的范围内,家长都要坚持原有的约定。另外,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在逛超市时也不能随意买约定范围之外的东西。

  C:事后总结

例如从超市回到家里,家长可以对孩子说:“今天宝宝在超市看到了很喜欢的玩具,想买,但还是忍住了,遵守了与爸爸妈妈的约定,宝宝这样做非常棒!我们现在来讨论讨论,宝宝喜欢的那个玩具是否真的有买的必要?要不要下次去的时候再买?”


三、发现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专家指出,孩子购买欲强烈,一定是他的一部分心理没被满足造成的。找到孩子物质追求背后没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并满足它,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有时孩子一定要买某个东西,是为了从家长那里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让家长更多地注意他。家长应该做到的是,找到自己在和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孩子的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例如家长应该检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够不够?

  另外,家长应该接纳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喜好,明白孩子有想买他喜欢的东西的需求。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吃樱桃,但是家长实在无力满足孩子的每一次需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樱桃,樱桃看起来非常漂亮,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美味,但是樱桃太贵了,如果我们总是买,妈妈会感到压力有点大。我们来想一个办法让宝宝既能吃到美味的樱桃,又能大家开开心心的方法,好吗?”家长可以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与孩子约定,如一个月只能吃一次,或价格在多少范围内等,让孩子慢慢理解并按约定持续去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孩子不愿写作业家长怎么办
下一篇:超前教育:满足家长 伤了孩子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如何应对孩子强烈的购买欲?】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孩子强烈的购买欲?】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