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6-06 10:30
高考最后10天时间安排:
1.早上6:30点起床,看一会儿书,加强记忆;
2.上午认真学习4个小时,中间休息15分钟到半小时;
3.中午小睡半小时左右;下午认真学习3个半小时左右;
4.晚饭前后适当休息;
5.晚上学习3个小时左右,晚上10点前结束一天的学习;
6.考生可以调整自己的兴奋点,尽量把学习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科目与高考对应。晚上在11点左右入睡,保证自己的生物钟符合高考的时间安排;
7.考前及考试中几天,仍然要坚持在11点左右就睡,早上七点钟准时起床,保持和平时一样的生活规律,以便能在考试时进入应试的兴奋状态。
2012高考最后10天学习与生活安排:
回归课本,整理错题;以课本知识为主,以练习为辅。
1.要制定一份具体而又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每天完成什么任务,几点到几点复习哪一科,复习什么资料等等,一方面,计划可以保证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复习起来不会丢三落四。一定要注意:计划制定出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它,但不能不遵守它。不能专攻一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各科都要有安排,但是要有重点,目标是让好的更好,不好的尽可能好一些。
2.回归基础。考前这几天要回归课本。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拿着课本看,而是先分析自己平时出错的题,看上边涉及到哪些知识点,然后再从课本上查找相应内容,加深理解。另外 学习效率,考生也可以翻开课本目录,自己回想知识框架,把课本读“薄”。
3.适当训练。考生要定时定量地以高考的心态做中档题,保持手感,模拟高考的实战状态,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在一个题上磨半天,要提高做题的效率和准确率。没有必要为了猜题、押题而多做新题,特别是不做难题,不要对高考试题中会出现哪些题目,有过多的猜测和不必要的忧虑。考前练习近5年高考真题,“手眼结合”,看题目的同时练练手,将解题步骤与标准答案、范例作比较。考试前也可以做一些常规的题目,复习一些主要定理的变化类型。
4.注意审题,保持节奏。读题时,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查看给出的条件,强迫自己认真读题。考生还要注意做题的规范性,抓住步骤分。形成了自己的做题速度和节奏,现在没有必要再刻意提高速度。如果盲目打乱节奏,反而容易降低做题准确率。保持节奏感,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
5.温错知新。把应知应会的题目做好、练熟。具体就是把从今年2月份以来的考试试卷重新拿出来研究,找自己做错的题,重新演练,看看为什么出错,现在自己是不是真正会做了。查找还没有补上的知识漏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弄明白,不留知识死角。
并不是所有的错题都要“重复”,要仔细把它们进行分类:一类题目经分析或老师指点后,发现题目本身超纲或有不严谨的地方,对于此类题目,全部pass掉;另一类是由于马虎而引起的失误,比如审题不慎,计算错误等没有“技术含量”的错误,做一般标记,复习时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一类就是有典型性、挑战性,而自己又没有掌握好的题目,要做一个重点标记。因为错误的概念、思维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惯性”,有的题目一错再错。所以,反复做有挑战性的错题。
6.保持生理节奏感与心理节奏感。部分考生认为,“高考在即,已经学不进什么了,干脆考前来个彻底放松”;还有一些考生唯恐错失“最后的机会”,挑灯夜战连轴转。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不必过于忙碌或特意地悠闲,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一种放松。比如:散步、轻微运动、同学谈心,可以让自己减少紧张的心情,调节好学习状态,不要使自己筋疲力尽。要“外松内紧”。参加体育活动时,切忌剧烈运动,防止受伤。不想考试后的事,在考前应集中心思,全力以赴迎考。看考场后,心里不断暗示自己:我的座位真好。在考试前与考试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走路挺胸抬头。
7.各科复习举例——语文:浏览每套试卷的前四道小题,辨识记忆字音、字形和词义,分清病句类型,诗、词、文背诵时应有意识地记一下相关作家的作品知识。其次,应精心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分类整理好自己平时搜集的各种素材,练好议论文和散文两种常见文体,准备一些有文采有哲思的好句子。英语:再背一遍单词。数学:重温公式定理。理综、文综:通读一遍教材等等。(这里2012高考最后10天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