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

逍遥右脑  2016-07-31 15:25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遗犀还解辟寒无?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翻译

、朱樱:帐子的颜色。斗帐:形如覆斗的帐子。流苏:排穗,指帐子下垂的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今吴语谓之苏头,即须头,须亦音苏。

2、遗犀:犀,指犀牛的角。遗,应为“通”之误。通犀,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到尖端,故名。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赏析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此词反映贵族女子的伤春情态。上片运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远、情景相因的写法,深刻生动;下片通过富贵华侈生活的描写,含蓄地反衬伤春女子内心的凄楚。全词运用正面描写、反面衬托的手法,着意刻划女主人公孤寂的心情;寓伤春之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格高韵胜,风格清丽,富有诗的意境。

词的起句,开门见山,点明伤春的题旨。此词自第二句起至结句止,基本上遵循了写景宜显、写情宜隐这一创作原则。“晚风庭院落梅初”,是从近处落笔,点时间,写环境,寓感情。“落梅初”,既梅花开始飘落。深沉庭院,晚风料峭,梅残花落,境极凄凉,一种伤春情绪,已在环境的渲染中流露出来。“淡云”一句被誉为“清丽之句”。词笔引向远方,写词人仰视天空,只见月亮从云缝中时出时没,洒下稀疏的月色。“来往”二字,状云气之飘浮,极为真切。“疏疏”二字为叠字,富于音韵之美,用以表现云缝中忽隐忽显的月光,也恰到好处。

过片对仗工整,写室内之景。词人也许在庭院中立了多时,愁绪无法排遣,只得回到室内,而眼中所见,仍是凄清之境。“玉鸭熏炉闲瑞脑”,瑞脑香在宝鸭熏炉内燃尽而消歇了,故曰“闲”。词人在《醉花阴》中也写过“瑞脑消金兽。”这个“闲”字比“消”字用得好,因为它表现了室内的闲静气氛。此字看似寻常,却是从追琢中得来。词人冷漠的心情,本是隐藏在景物中,然而通过“闲”字这个小小窗口,便悄悄透露出来。“朱樱斗帐”,是指绣有樱桃花或樱桃果串的方顶小帐。红樱斗帐为流苏所掩,其境亦十分静谧。

词的结句“通犀还解辟寒无”,辞意极为婉转,怨而不怒,符合中国古典美学”温柔敦厚”的要求,也显示了这位受到良好教养的大家闺秀的独特个性。“通犀”,即通天犀,是一种名贵的犀牛角,远方列为贡品。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说,开元二年冬至日,交趾国进贡犀牛角一只,色黄似金,置于殿中,有暖气袭人,名曰辟寒犀。此处指一种首饰,当是犀梳或犀簪,尤以犀梳为近。结句如神龙掉尾,回应首句。词人因梳头而想到犀梳,因犀梳而想到辟寒。所谓“辟寒”,当指消除心境之凄冷。词人由于在晚风庭院中立了许久,回到室内又见香断床空,不免感到身心寒怯。此句,反映了她对正常爱情生活的追求。

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全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周邦彦《苏幕遮?燎沈香》原文翻译及赏析
下一篇:杜甫《送率府程录还乡》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原文翻译及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