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

逍遥右脑  2013-05-31 18:36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多指陈讽喻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他的诗在当时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亦能,《阿房宫赋》颇有名,著有《樊川集》。
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为什么呢?首先是这一诗句脱俗。在古诗中吟诵红叶的诗句并不少见,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好放船”等。惟有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鲜艳,说它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除了枫叶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络野之外,春花无此大观的。所以,杜牧专赏枫叶颜色的诗句与情怀,道骨仙风,超凡脱俗;
其次是情景交融写法非同一般。笼络野的枫林红叶的确是美艳绝伦,但它却常常被一般人的“悲秋意识”笼罩。而诗人在这里却以一个大大的“爱”字领起,满心欢喜地去赞美枫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写,不仅写出了如画的秋景,更加突出了身世坎坷的杜牧那高朗、俊逸的气质与胸怀。再从写作的技巧看,全诗四句,以第四句为重点,前三句都从不同角度为突出第四句起着唤起、烘托、铺垫的作用。第一句中的“寒”字是唤起第四句“霜叶”的铺垫;第二句的“白云”是从色彩对比的角度反衬第四句的“霜叶”的红艳;更为有力的铺垫是第三句的“停车”和由此突显的“爱”字,及随后出现的“枫林晚”中的那个“晚”字。停车何故?是出于对“枫林晚”的“爱”;“枫林晚”何以这样可爱?是因为,在夕阳之中,满遍野的枫林红叶红得快要燃烧起了,这色彩的艳丽,这场面的壮观绝非春花能比。说到此处,全诗的重点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能千古传诵也就不奇怪了。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唐代诗人。他敢于正视时代的苦难,关心人民生活。其诗多为登临纪行之作,风格清远,不事雕琢。有《张祠部诗集》。
《枫桥夜泊》题目值得用心琢磨。所谓题目,即是的额头,它通常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所以,认真地推敲诗题常可收到明意旨的效果。从《枫桥夜泊》题目看,我们可推知:这诗所描绘的是枫桥的夜景。“泊”字我们可知,诗歌表现的是一种羁旅情怀。人们常说的“题目是的眼睛”是有一定道理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单元教案
下一篇:20、一幅名杨中外的画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相关文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