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7-11 09:13
如果孩子懒惰,那可能是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如果孩子自私,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如果孩子喜欢抱怨,那必然有一个喜欢抱怨的家长。
重庆晨报讯 如果孩子懒惰,那可能是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如果孩子自私,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如果孩子喜欢抱怨,那必然有一个喜欢抱怨的家长……
最近,一份名为《一张表说明孩子毛病背后的家庭教育》的表格在网上热传。虽然不知道出处,但专家说,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成长,的确需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
表格有一定参考价值
近日《一张表说明孩子毛病背后的家庭教育》的表格在网络上热传,里面列举了17种孩子的表现,包括自卑、懦弱、喜欢暴力、不善良、不懂是非等。
而每种孩子的表现都对应一种家庭教育的情况,比如,孩子自卑和懦弱的表现,反映出父母之中必然有一人是苛求之人。另外,表格还分了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暴力型家庭教育结果、溺爱型家庭教育结果等多种家庭教育类型。
表格里孩子的表现是否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仙童家长培训学校的李洁说:“应该说这个表格所说的孩子表现和家庭教育对应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本反映了一些常见情况。”
家庭教育中切忌效果抵消
李洁举了一个例子,一个6岁的小男孩,妈妈对他的期望特别高,刚进小班,妈妈就让他去学珠心算,想让他成为一个小神童。后来看没有效果,又去学钢琴,学得不好,就对他又打又骂,结果孩子因为怕妈妈失望,反而越来越不自信,表现当然也达不到家长的期望。
有些家庭,平时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经常说“最好吃的给宝宝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婆婆舍不得吃,专留给宝宝的”等类似的话。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孩子拿着爱吃的东西出门,有的大人看见后和他开玩笑:“这么好吃的东西,能分给阿姨一点吗?”
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要求,幼小的心里会“斗争”一下,家长肯定会鼓励孩子分一些给别人,等孩子终于下定决心时,“行,给你吧!”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大人应该愉快接受并表示感谢,但事实上,通常大人会说:“宝宝,真乖!阿姨不吃,宝宝自己留着吃吧。”大人的这种做法,是和平时家长教育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的效果相抵消的。
儿童性格与家长有关
李洁强调:“应该正确看待这个表格,并不是说家庭中有苛求的家长就一定会让孩子出现自卑、懦弱的心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性情、习惯、情感等有重要影响,“家长在言谈举止中所传递的信息能被孩子感受到,并表现在孩子以后的成长中。”
李洁表示,家长如何去正确对待孩子是有一个原则的。“先尊重客观看到的孩子的现状,基于这个现状去适度引导。”她说,在家长们心里往往对孩子有一个标准,并会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孩子,所以无法客观地看到孩子的现状如何,但这恰恰是最关键和最重要的。
“家长要先去学习哪种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李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