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饮酒(其五)》学案
逍遥右脑 2013-05-08 09:19
30《饮酒(其五)》学案01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这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法:
1、诵读品味
2、想象联想
学习过程:
【前预习】
一、解释下列词语:
1.结庐: 2.喧:
3.君: 4.心远地自偏:
5.悠然: 6.辨:
7.忘言: 8.相与还: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朗读诗歌
【堂练习】
1.柳宗元《始得西宴游记》中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与陶渊明的“ ,
”意趣相似。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
3.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是: , 。
5.历评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好的。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答:
6.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后练习】
阅读《饮酒》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妙在何处。
答:
2.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
答:
3.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画面。
答:
4.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所蕴含的哲理。
答:
【试题链接】
一、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夜月
唐•于良史
春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
二、(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l~2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不羡瓦松①高。
[注一]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
答:
2.结合全诗,对“由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
【参考答案】
【前预习】
1.结庐:建造房屋。庐:简陋的房屋。
2.喧:吵闹的声音。
3.君: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中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4.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了。
5.悠然:闲适的样子。
6.辨:说明。
7.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表达。
8.相与还:结伴而归。
【堂练习】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5.“见”字好。“见”更能显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庐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或:“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僧道云集的庐胜地一往情深的向往,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外化,体现着艺术形式服从于思想内容的创作原则。
6.C
【后练习】
1.示例一:“采菊”
示例二:“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三:“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任选一词,言之成理即可。
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见到了悠远的南。
4.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我,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的悠然;南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正因为如此才能过到“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的“无我之境”。
【试题链接】
一.(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二、(4分)1.(2分)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2分)参考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参考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表现手法把握准确计1分,分析恰当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