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4-28 12:33
促使潜能开发应用的方法途径有许许多多,但从成功学的角度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诱、逼、练、学”。
1.“诱”就是引导
寻求更大领域、更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牛命意识里的根本需要。因此,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自我,有理性的自我,是绝不愿意停留在任何狭小的、有限的状态之中的,而总是要想不断开拓以取得更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生存。这种炽热的、旺盛的发展需要,是潜能蓄势待发的前兆。只要对这种意识给予有益的暗示、引发、规划和培育,就能把潜能很好地动起来,释放出来——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
自我设汁,就是根据社会的客观条件,自我的实际特质等多因素设计出自我潜能理想的实现方式,以便使自我得到最充分、最理想、最自由、最大最好的发展。
自我实现就是根据自我设计的道路,经过努力奋斗,把潜能完全发挥出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设计,使自己成为最理想的人。
就自我本身而言,自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没有自我设计,就缺乏主体自我意识的表现,其整个实践活动将是盲目的,因而不可能有好的效果。自我设计是自我实现的基础,亦即是成功的基础,是自我实现的指导方针:自我实现则是自我设计的结果,对自我设计的验证、修正和实现。
通过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的概念,可以看到,我们的 “人生目标金字塔”与马斯洛的“层级需要”很好地对接在一起。
从整个人生看,成功就是自我实现 催眠原理,人生终极目标的实现,就是最大的自我实现,最大的创新;从人生阶层看,达成每一个目标,都是一次自我实现,一次创新,一次成功。人是在一次次的自我实现中最终实现自我。
成功的渴望与生俱来,自我实现的意向人人都有,因而在各行各业的人中,都能见到因发挥出巨大潜能而自我实现的例子,但大多数人没有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没有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总体而言,马斯洛估计成功者只有1%。
对此,马斯洛是这样解释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同时受文化环境的限制及童年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最易受阻,阻碍最多;多数人惧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对自己本身的认识,易放弃天赋的潜质进入到不确定的状态。
所谓“惧怕自我实现所需要的对自己本身的认识”,即由于心态消极而关闭自己,不敢面对现实,认识自己,从而没有(或不懂得)作自我设计——这又说明了“心态”和“目标'对成功的重要性。
请注意,我们鼓励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并不是说要与社会、与他人相隔离而修炼成仙。恰恰相反,真正的自我设计,必须建立在社会环境的基础之上,真正的自我实现者,是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共处中才得以实现自我的。因此,自我实现本身必然伴随着人格的健全和完善。同时,成功者对社会的贡献,远远大于非成功者。因为他们的情感体验更为开阔、更为自发,因而也更有创造性、更有爱心。
2.“逼”就是逼迫
当我们邂逅一位曾经山重水复而后又柳暗花明的友人时,一番唏嘘,一阵叹息之后,往往都会问:
“这些年,真不容易,你是怎么活出来的?”
“人都是逼出来的。”那位历尽沧桑的老友会这样平淡地回答。
当我们的同事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内完成了意想不到的业绩时,我们会充满敬意又略带醋意地搭讪:
“真想不到……怎么就给弄出来了?”
“还不都是逼的。”
“都是逼出来的”,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听到的次数实在是太多太多,可是又有谁想过。这平平淡淡的几个字,竟包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和成功的真谛!
“逼出来的”究竟是什么东西?是人的潜能,是人的创造力,是创新,是发展。
“猴子”变成了人,何等神奇,还不是大自然“逼”的吗?
日常生活中,人在一“逼”之下而发挥出超常智能和动能的事例不胜枚举。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东方中国汉代飞将军李广,以善射闻名。据史书记载,有一天李广出去打猎,惊见草里有一只“虎”,情急之下应手放了一箭。过去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而箭头竟然没入石中。接着他又试射了儿次,箭都是碰石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