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4-23 22:09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语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 分)
第Ⅰ卷 题
一、现代(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和而不同”的化心态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化的不竭泉。
“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化在对待外化的态度上。汉代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后的伊斯兰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中国的传统化又得以在与异域的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从而使得中华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明面临着两个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化全球一体化”与“化全球多元化”使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化的契合点”、高扬“化自觉”、实现传统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化建设,从“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化中也含有一些糟粕成分,因而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自觉吸收外化中对我们的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要希望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化心态作基础。
1、下列关于“和而不同”的表述,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主张,成为有关和同之辨理论的头。
B. “和而不同”被公认为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
C.在全球化使世界明面临着两个题的今天,“和而不同”的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D.“和而不同”这一哲学依据,有助于中华明在全球化时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实现传统化的“综合创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是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对三代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化“和而不同”的化心态。
B.在对待外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C.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化在与异域的化的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D.“和而不同”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的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3、根据原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而不同” 的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化关系。
B.战国中后期儒学 “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 的化心态,汉代以后 “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C.中国传统化以儒家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泉,体现了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化心态。
D.当今世界,“化全球一体化”与“化全球多元化”使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二、古代诗阅读
(一)言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言,成4-7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kui)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同“屈”)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通“默”,沉默,停止说话),则什已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通“吼”)籍叱咄,则徒隶之入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日:“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日:“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眄视指使 眄:斜视。 B.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舍弃,扔掉
C.燕王吊死问生 吊:安慰,慰问。 D.燕兵独追北北:溃败的军队。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昭王真诚对待并重用人才的一组是(3分)
①卑身厚币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③而朝其门下 ④昭王为隗筑宫殿而师之
⑤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国趁着燕国的危乱攻破了燕国,燕昭王明白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即位后就礼贤下士,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以图报齐国破燕之仇。
B.郭隗采用排比与层递的手法劝说燕昭王招致人才并施行王道,使自己的说辞气势充沛、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C、郭隗讲述养兽官为国君百金买马首的故事,意在阐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并不惜重金示人以诚的道理。
D.燕昭王吸引了大批人才争先恐后地到燕国,燕昭王还与百姓同甘共苦,致使国富兵强。燕昭王二十八年时以乐毅为上将军的燕军直打到齐都临淄并最终报仇雪耻。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2)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宿洞霄宫 林逋
秋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是道教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8、诗的颔联是写景的诗句,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4分)
9、诗的尾联提到了“芭蕉雨”、“枕上闻”,这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 __ _ ,____ 。 李密《陈情表》
(3) ________ ,_________。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兮辞》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 ,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 ,斯已矣。
三、实用类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一(4)题。(25分) .
高贵的灵魂
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狂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③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在以自己的苦难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欢乐。”
④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撒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着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⑤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得比贵族还要高贵。
⑥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⑦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本有删改)
(1)下列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
D.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
E.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
(2) 结合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在那些方面?(6分)
(3)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6分)
(4) “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字运用(18分)
1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寻梦到追梦,松湖高科技产业园已经走过的10年是东莞升级的一个真实写照。虽然未的圆梦旅程不能倚马可待,但松湖已走在路上。
B.对于美国体操协会和三家保险公司承认桑兰当年从跳马上摔下不是她的错的事实,桑兰的律师连用弹冠相庆形容他们此时的心情。
C.经过二十多年的钻研和努力,我们全手工制作的瓷器“五彩组壶”不但造型古朴端庄,而且线条流畅饱满,恰有珠圆玉润之感。
D.会议进入自由发言阶段,张校长就教育改革发表讲话,并称自己的观点只是一孔之见,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近日,湖南临武县警方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和分析后做出结论:该县万水乡妇女黄茹兰因家庭纠纷捆绑3名子女投水身亡。
B.今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富国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C.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率员赶赴温州指导事故救援、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并同时成立了事故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指挥部。
D.财政综合部门要围绕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体系为中心,加强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支持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14.下面一段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同时,舰体会携带某种拖曳式发音器在水中发出巨大的声响。
②在这两根电缆通上电以后,就会在水中形成强大的电磁场。
③各国军队在水中扫雷的方式基本大同小异。
④除了大家熟悉的切割扫雷法之外,扫雷艇还用电磁和音响这两种扫雷方式。
⑤沉底雷和浮雷的引信接收到这些磁场和声场信息后,就会自动上浮引爆。
⑥电磁扫雷是指扫雷艇用两根长达数百米的电缆拖在舰后从需要扫雷的水面开过。
A.③⑥④②①⑤ B.④③⑥①②⑤ C.③④⑥②①⑤ D. ⑥②①⑤④③
15.阅读下面新闻,然后按要求答题。(3分)
在13日举行的中共河北省委七届七次全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批评了少数部门在工程建设上的浮躁作风,他表示将坚决取消“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冒进标语口号,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
张云川说,河北省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握大势、统筹协调、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切忌浮躁。特别是在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上,要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他认为,要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工程该什么时候完工就什么时候完工,不一定要提前完工,这跟抢险救灾不一样。
(1)拟写一句话新闻:____ (不超过15字)(3分)
16. 仿照下面的句子,从“歌”“酒”“书”中任选话题,写一段话,表达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6分)
人生路似茶,走在路上切莫忘:莫忘那龙井般时鲜清幽的淡,莫忘那碧螺春般幽中蕴香的闲,莫忘那铁观音般清澈香郁的厚……
人生路似 ,走在路上切莫忘: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中庸》开篇便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就是强调人在生活中应奉行“直道”,他认为那些不直的人能生存下,不过是侥幸免于灾祸罢了。当樊迟问孔子,如何能让社会实现“仁”的境界时,孔子的回答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举用正直的人,让他们在枉曲之人的上面,才能使枉曲的人也变得正直了。
请以“人之生也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试题参考答案
1、A、孔子有关合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和同之辨理论的头。
2、B、“迅速融合”错误,原是“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是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的”
3、B、“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错误,原是“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
4.C(吊:吊祭,悼念。)
5.D(②主语不是燕昭王。③是郭隗的劝说。⑤是与百姓的关系。)
6.A(”拜郭隗为师并向他请教”不对,应为“向郭隗请教并拜他为师”)
7.(12分)
(1)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人听说大王拜访那些贤能的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诚”、“ 朝”、“ 趋”)
(2)如果大王确实想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比我贤明的人呢?(“今”、“致”“且”、和被动的“见事”各1分。)(3)略
译: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礼贤下士,用丰厚的聘礼招摹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雪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到;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了。这就是古往今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很多匹千里马就到手了。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邹衍从齐国而,剧辛也从赵国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土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分析:洞霄宫乃旅游胜地,被誉为羽化成仙之佳境,素为隐逸者所爱。此诗写景抒情明净美丽而轻 盈活泼:第一联由之大引出思之无垠;第二联写碧涧红叶,青林白云,有流水有飞鸟,写出秋容之鲜艳动感,毫无枯淡之色;第三联对仗工整,写景明净简淡;尾联遐思悠悠,意境优美,空寂静,谁能享受夜雨芭蕉的情韵呢?一切皆在不言中。
8、①色彩绚丽。用了“碧”、“红”、“青”、“白”四字,铺开一幅彩绘画。见得秋秋水,一派鲜艳,毫不枯淡。②动静相生。“流红叶”何其匆匆,“点白云”何等悠闲。③俯仰相对。“碧潭”是向下看,“青林”是抬头看,俯仰何等空阔自然。(答对两点得满分)
9、结尾一联,用意点出题目的“宿”字。诗人虽未就寝,然而他已神往枕上的意境;雨打芭蕉的音响,枕上听雨的情韵。营造了浪漫多么清幽而又闲适,浪漫而有诗意。
10.略
11、(1)AB (答对一项给两分,全对给5分)
(2).①用苦难换欢乐;②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不背叛真理;④为人正直,不谄媚权贵。(每一点2分)
(3)①第一处引用贝多芬对权贵们只能造就头衔和勋章却不能造就伟大人物的看法,直接表明了贝多芬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己的伟大的认识;(2分)②第二处引用贝多芬叙述他与歌德面对贵族的不同表现的事实,通过对比更形象的表现了贝多芬面对权贵不卑恭的品质;(2分)③这两处引用都为突出贝多芬“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的高贵灵魂提供了有力依据,使作者对他的评价更客观真实。(2分)
(4)①一个人出身的高贵是无法由自己决定的,但一个人灵魂的高贵却可以由自己决定。(2分)②贝多芬出身子平民,但他凭借对音乐的喜爱与执着,克服命运的不公与生的不幸,创作出感动、震撼世人的交响乐曲,用苦痛换了欢乐,而且他心向自由,蔑视权贵,热爱祖国;(2分)③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2分)④生活中的我们出身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但我们不要计较出身的高低,更应注意在意志、修养等方面提升自己,也使自己的灵魂高贵起,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2分)(言之有理即可)
12、D 13、B(A.身亡的是三名女子,还是也包括黄茹兰在内的四人,表意不明。C.缺少宾语中心语,在“事故调查”后加“工作”。D.“围绕……中心”和“以……为中心”杂糅。)14、C.(注意句子之间的总分关系和先后照应关系即可)15、(1)河北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或者是:我省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我省”、“将取消”、“工程建设冒进标语”各一分)16、略
17.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