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动、风动、心动

逍遥右脑  2016-06-12 09:47

  人对事物的认知有三个境界。要想提升生活的境界,就要先提升认知的境界。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

  玄沙问:“三界唯心,你是怎么体会的?”

  桂琛指着椅子,问:“你叫这个是什么?”

  玄沙回答:“椅子。”

  桂琛说:“那你还没有领会三界唯心的真义。”

  玄沙于是改口说:“我叫它为竹木,那你叫它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它竹木。”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最初仅止于表象或名相,譬如说那是“椅子”或“床铺”,这是第一境界。但椅子和床铺即使外观、功能有别,却都是“竹木”所造,能看出事物表象背后的共通本质,是认知的第二个境界。

  六祖慧能在抵达法印寺时,正值黄昏时分。晚风习习,吹动着寺里的一刹幡。他听到两个和尚在争论:一个和尚说是“幡在动”,另一个说是“风在动”,彼此争论不休。

  慧能说:“能不能让我这个俗人参加两位的高论?我觉得这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吹幡动,说“幡在动”,这是只看到表象,是认知的第一境界。但不只幡动,附近的柳枝也在动,说“风在动”,点出它们共通的原因,是认知的第二境界。但归根究底,看到幡动、柳枝动,知道风在动,都来自心的观照,也就是“心在动”,这是认知的第三境界,也是认知的最终本质,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不同的认知境界,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更进而左右我们的应对和处理方式。当你觉得不对劲,而想要有所改变时,如果你认为那是“幡在动”,那你就会想去改变幡;如果你认为那是“风在动”,那你就会尝试去改变风向;如果你认为那是“心在动”,那你就必须去改变你的心。

  禅,直指本心,告诉我们应该认识什么、知道什么。

  哲理:情随意起,相由心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优势藏一点
下一篇:智慧不会衰老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幡动、风动、心动】相关文章
【幡动、风动、心动】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