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4-03 13:48
一、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高效率的阅读,是根据阅读目的、材料的种类以及难易程度,灵活选择浏览、略读、寻读或研读,综合采用最合适自己的方法,不浪费一点时间和精力,并能从材料中准确地找出所需要的东西。
培根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生物课本不能用读小说的速度来读,同样阅读小说也不必纠缠于某个生词。比如一部书,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选取精华部分、未懂又需懂的部分、对自己启发最大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细嚼;在无需慢读、细读、深读的地方,要快读、粗读、浅读。该浅则浅 影像阅读,该深则深,快、粗、浅和慢、细、深相结合。
二、思考
列夫·托尔斯泰:“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阅读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一个思考过程。所以阅读时,要知道为什么阅读以及将从阅读中得到什么,不断地思考、评价、判断、想像、推理和解决问题。
三、画注
毛泽东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直线、曲线加直线、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角等各种符号。
圈点画线既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以加强阅读效果,也能为再读或日后温习提供记忆线索。因为再读时,未必有时间、有必要重读全文,只须读画线部分就可记起内容的概略。画读一般分为两步。①初读标记:即读第一遍把握整体脉络时,用铅笔画出要点、难点、疑点。②重读整理:对第一遍所作的标记,复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然后对初读标记加以整理,该去者去,该添者添。这时,便对读物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画线在精不在多。如果满页全是线,非但没有效果,反而遮盖了要点。一般画线多用与黑字相区别的颜色,如红笔。有人喜欢用浅色、粗芯的重点笔,覆盖在重点文字上,可以起到利用右脑的图形思维优势,加深记忆的目的。但应注意颜色明快柔和,不宜太深、太刺眼,以免影响视力。也可以在书页边缘写边注、眉批,目的是提问引起思考,或记下你思想的火花,字不宜多。
四、归纳、生发的过程:
①由薄到厚的过程:读书时对重点知识反复思考,伴随着阅读,就会有许多心得体会、疑问、评论、注解和补充参考材料,这时你就会明显感到“书”——知识更厚了。这个过程,既是不断发问的过程,也是对材料不断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
在学习中,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作者是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经过多少曲折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书上没有结论,我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如果你能够如此思考,把一本薄书变“厚”,说明你从中受到的启迪、收获大于书本,那你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说不定发明发现的萌芽就在你的阅读之后破土!
②由厚到薄的过程:在由薄到厚之后,就需要将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融会贯通,弄清楚主要问题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抓住统帅全书的基本线索,抓住全书的要点,把一篇文章总结为几句话,把一本书归纳为一段话,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
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实现了书本的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的螺旋上升,能够薄厚自如,才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