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带答案)

逍遥右脑  2013-03-21 22:38



高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所有答案均要求在答题卷作答,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I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任何科技活动都是有风险的,除了技术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外,也还有伦理风险。伦理视角更关注科技对人身体、精神与生命质量可能造成的危害。就风险而言,由于人们关注的视角不同,因而对其所作的解释也不相同。科技的伦理风险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伦理关系方面,由于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尤指科技所产生的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机制失控、人们行为失范、心理失衡等等。
科技的伦理风险主要自于科技应用的伦理尺度和信用问题。对于同一科技,不同的使用者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并且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道德标准的不同而产生伦理风险。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它必然要蕴涵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因而并非是价值中立的。以往科学“客观”“中立”的形象已日益受到冲击,在“什么”被科学地确定为“需要”和“风险”的问题上,在具体选择和使用哪种类型的“科学”的问题上,始终都会包含着价值和伦理判断。在现代社会,科学理性宣称自己价值中立的同时,也将其与体现更广泛社会价值的社会理性对立起,从而造成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断裂。科学理性不仅垄断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
风险问题使得人类的信任结构发生了嬗变,从对以人为主的信任变为对抽象体系的过分依赖。人们不再相信自己,不再相信与自己有同等地位的人,而是相信被机构化了、被制度化了的人。在这种条件下,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成为风险时代本体性安全的主要,对抽象体系的信任成为社会信任关系的主体。所以,科技专家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决定权,而作为外行的公众则被剥夺了决策和评论的机会,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

(摘编自张彦《现代科技的风险类型及其博弈研究》)
1、从原看,下列关于“科技的伦理风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科技的伦理风险是从伦理的视角关注科技对人的身体、精神与生命质量所造成的危害。
B.科技的伦理风险是指科技应用过程中因正面或负面影响可能产生的不确定事件或条件。
C.科技的伦理风险尤指科技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如伦理关系失调、社会失序等不确定的伦理负效应。
D.科技的伦理风险主要自于使用者在应用科技的过程中错误的态度、方式及道德标准。
2、下列对原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科技蕴涵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以往“客观”“中立”的形象日益受到冲击。
B.在现代社会,与宣称价值中立的科学理性相比,社会理性体现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C.科学理性垄断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因此也垄断了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
D.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相关要素对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的伦理价值观反思。
3、下列对原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现代社会,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对立导致二者之间关系的断裂,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B.风险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信任结构,对专家系统的信任成为风险时代本体性安全的主要。
C.科技专家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决定权,外行的公众则放弃了决策和评论的机会。
D.伦理价值对科技活动的介入,有望彻底解决伦理规范在科技实践中遇到的道德悖论和两难困境的问题。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4—7题。
见楼记
(明)宋 濂
见楼者,上虞魏君仲远之所建也。仲远居县西四十里所,龙委蛇走其南,将升而复翔,其旁支斜迤而西,则为福祈诸峰,若车,若旌,若奔马,若渴鹿饮泉,不一而足;势之下降,为阴阜,为连坡,为平林,一奋一止,复襟带乎先后。东则遥岑隐见青云之端,宛类蛾眉,向群相妩媚为妍。
其下有巨湖,广袤百里,汪肆浩渺,环漫乎三方,晦明吐吞,朝夕万变。方屏插起湖滨,曰夏盖,去天若尺五,岩峙谷张,尤可玩爱,诚越中胜绝之境也。仲远心乐之,以为非高明之居,不足延揽精华而领纳爽气,于是构斯楼,日与贤士大夫同登。

夫自辛卯兵兴,阖庐所在,往往荡为灰烬,狐狸昼舞,鬼?宵发,悲风?然袭人,君子每为之永慨。自非真人龙兴,拨乱世而反之正,含齿戴发之氓,孰不在枯鱼之肆哉?纵有佳日在眉睫间,将不暇见之矣。今仲远雍容于观眺之际,亦曰帝力难名,而吾民恒获遂其生尔。若太常博土施侯,作见阁于临川,而荆国王公为证其事,且谓吾人脱于兵火,洗沐仁圣之膏泽百余年,而施侯始得以楼出自娱。仲远之去乱离仅四三载尔,乃能抗志物表,厥修故事如承平时。此无他,皇化神速,有非前代所可及,雍熙之治,将见覃及于海内。是楼之作,其殆兆民之先见者欤?虽欲不为之记,不可得也。第所愧者,濂之学识缪悠,立言无精魄,难以传远。仲远尚求荆国其人而为之,庶几楼之胜概,与雄雅制同为不朽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向群相妩媚为妍 妍:美好
B.于是构斯楼,日与贤士大夫同登 构:建造
C.及至神酣意适,褰帘以望 褰:撩开
D.?俾濂记之 俾:代替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不足延揽精华而领纳爽气 蟹六跪而二螯
B.及至神酣意适,褰帘以望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含齿戴发之氓 之二虫,又何知
D.今仲远雍容于观眺之际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见楼在上龙下的大湖旁,魏仲远为了登高望远,饱览夏盖的优美景色,接受湖的爽朗气息,于是就建造了这个楼。
B.登的人准备好餐具,备办好果品和菜肴,交相饮酒,诗迭出,饱览眼前美景如入虚幻之境,便派人嘱咐我写下这篇记。
C.作者认为自辛卯年战乱以,整日里鬼哭狼嚎,民不聊生,如果不是朱元璋起兵平定天下,纵有美丽景色也无时间欣赏。
D.作者认为魏仲远建造见楼就像施侯建造见阁,都是由于摆脱战乱的原因,魏仲远还想请王安石写那流传不朽的。
7、把原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奋一止,复襟带乎先后。(3分)
译:

(2)仲远之去乱离仅四三载尔,乃能抗志物表,厥修故事如承平时。(4分)
译:

(3)是楼之作,其殆兆民之先见者欤?(3分)
译: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燕子矶【注】
施闰章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
矶头谁把钓,向夕未知还。
[注] 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观音上,濒临长江,三面凌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
8、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4分)
答:
9、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钓者的形象及其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5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2)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3)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7)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三、(25分)
阅读下面字,完成11—14题。
拜谒芦苇
或许芦苇并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但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
童年的故乡,河边和塬下都有芦苇,美丽婆娑,绵绵一片。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所有的春天都是从那里开始绿的。春日里我们像野孩子一般,欢快的影子在绿绿的苇子里蹦蹿。明净的阳光追逞着我们,洒在苇子上,也温暖地绽开在我们脸上。叶如剑,顺手掐一枝,卷成苇笛。不一会儿,芦丛里便悠悠地飘起苇苗的合奏。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呢哝着。站在高处看,那芦塘如一幅青翠的长卷;深深的芦丛是鸟的家,总飘着鸟们的低吟或高歌,此起彼伏。
盛夏狂风骤雨会常,风雨中的芦苇翻腾起伏,像泛白的巨浪,像燃烧的绿色火焰。傲岸的身躯侧身相依,紧紧挽在一起,伴着阵阵轰鸣,如旗如幡地漫卷飞扬,任风暴从它的肩背上卷过。一阵阵雨瀑倾泻着,击打着……

后长大了,我看到了河中沙洲上的另一片芦苇。那是一个秋水暴涨的午后,我的心绪如水一般苍茫。坐在河边的坝子上,看一河卷着杂物翻滚着的浑黄的洪水。河中央狭长的芦洲,全被洪水淹没了,只露出一片细长的苇尖。它们在洪流中挣扎着,时隐时现。这急流,这挣扎着的苇子,霎时让我的心为之颤动。那漫漫湍流,正在演释一场求生的悲壮与惨烈。水面上那一茎茎绿色是那么纤细,却不折不挠,全力支撑着它们孱弱的身躯,艰难地泅渡着。这是一片在狂流中舞动的芦苇,是一片与急流对峙的芦苇。它们坚韧得如一面面希望的旗帜,染亮我的心。它告诉我,生命在激流中,永不会倒下。
秋去冬,芦花如雪,一蓬飞絮,白发飘飘,像一群乡野里的母亲——她们轻吟着生命的沧桑。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鸟儿早已飞走,只有阳光薄而柔软地照着它瘦瘦的叶子。它曾春绿夏荣,趟秋雨,冒冬雪,走完它的四季。在它生命的冬天,只闪耀最纯朴的银白。寒风中的芦苇,每个细节都进出它生命最后的重量——那白亮的黄叶和枝干是它生命的全部。经霜后,芦叶干枯,只剩挺直锃亮的枝,那明亮的色泽,就像是它不愿凋零的思想,燃亮了冬天。它想带着这最后一丝光芒,卸下一身负累,随风雪与茫茫荒草为伍,回归大地。它没有一丝凄迷与眷恋,只等农人收割,堆成垛。接着人们又用耙子耧净掉在芦苇地上芦叶,芦荡便干干净净地把自己交付给一场又一场风雪。

一夜春风,悄然而至,塘水冰融。不几日,白惨惨的芦塘不知何时又冒出淡绿的芦尖。哦,这就是它的又一次生命,只要根在,它的生命便生生不息。
哦,这就是一种生命……忽地我不禁又想起了那更遥远更崇高的芦苇。那曾在《诗经》中读到的“蒹葭苍苍”,该是最古老的芦苇了,然而它比不上让我动情和惊诧的微湖的芦苇。我曾坐着游艇在当年游击队与日寇斗智斗勇浴血周旋的微湖上,看到过如汪洋一般的芦苇。水,滚滚滔滔;芦苇如密密的丛林,如威武的战士,在洪流猛浪中向前俯冲……那情景令人震撼。那天虽乌云笼罩,细雨吹洒,而我却分明看到了它崇高与卓越的光芒。那是在血雨腥风中曾坚强地与敌人战斗过的芦苇啊;那是曾见证过扒飞车,炸桥梁,芦荡飞舟的壮烈的芦苇;那是见证了一个民族在强敌面前挣断镣铐,冲破封锁的不屈的芦苇;那是在苦难中,在生与死的烈火中生长过的芦苇啊!
佛家说一苇可航,渡尽劫波,那是对芦苇最高的礼赞。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但你要坚守自己,做一个正直的人,因为正直的人,灵魂永远是站着的。而现实中有太多弯曲的灵魂,也有太多黯淡污浊的生命。
我常想,芦苇虽不伟岸,不强权,像茅草一样活着,但我却很崇敬它。它不与花争艳,只是淡泊从容度着岁月;它也不争宠邀媚,卑躬屈膝,它只是用它的朴素洁净,坦荡高昂,昭示自己生命的平凡。我不知道一棵芦苇能沽多久,但我分明知道,它的前世今生都是一种永恒的高贵。
站在芦苇身边,我才发现我的渺小。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有那么一天,我能像芦苇一样,永远清醒顽强守护自己的灵魂,完整地活一生也就够了。
11、开头说“我对它却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请结合全内容,概括作者对芦苇怀着一份敬意与留恋的原因。(5分)


12、联系上下,解释下列语句在中的含意。(6分)
(1)我知道芦苇心中装着无数大地上的事情,但它不说。(3分)

(2)其实一个人就是一棵芦苇——一棵在人世的风雨中,艰辛活着的芦苇。(3分)

13、请从修辞及词语锤炼的角度赏析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的表达艺术。(6分)


14、作者在末说“有那么一天,我能拥有一缕自芦苇的光芒,照亮我的心灵就够了。”请结合全,谈谈你的认识。(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模样/模范 翘尾巴/翘首以待 碑帖/俯首帖耳
B.应允/应变 独角戏/钩心斗角 奢靡/所向披靡
C.殷红/殷实 血淋淋/呕心沥血 牵强/强词夺理
D.累及/连累 梁泊/淡泊明志 屏障/敛声屏气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几年前,某些国内品牌手机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一度可以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但近外国品牌调整战略,市场份额有很大提升。
B.第三批中国历史化名村镇评选标准严格,安徽省千年古镇三河镇,肥西县小井庄、启明、新光、鸽子笼村和肥东县的瑶岗村首屈一指。
C.2011中国安徽第八届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展厅里络绎不绝的看车市民除了参观绚烂夺目的展车,还可欣赏精彩的表演,享受周到服务。
D.“一片甲骨惊天下”,在浩如烟海的考古发现中,殷墟甲骨的发现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都具有深远意义。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夏季的夜晚是短的,黎明早早地临。
。 。 。
。 。
①随着大阳的升起,越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消失得无影无踪。
②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③太阳还没有升起以前,森林、峦、以及群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的平川,全都隐没在浓滞的雾色里。
④沉思着的森林,平川上带似的小溪逐渐显现出。
⑤只有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
A.③①④⑤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④②① D.⑤④①②③
18、找出下面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①安徽省集中化项目,加强版权保护,加快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打造千亿元化产业。②安徽一家公司正在打造一部42集动画连续剧《黄传奇》。③这部片子展示了徽风皖韵的魅力独特,在国际市场一亮相就备受欢迎。④公司上映前由于在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进行了登记,作品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与挖掘。⑤除了加强版权保护,安徽省版权交易中心更加注重推动版权与资本的对接。⑥在完善现代化市场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安徽与多家国家级金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成立安徽化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化产业。⑦安徽还将化产业作为独立板块参加徽商大会赴香港招商,首开了内地化产业境外招商的先河。⑧安徽化产业增加值已经连续5年是30%的增速,化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到2015年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1200亿元,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序 号修 改



19、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四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东西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不到30岁时应王鸿一之邀在东以“东西化及其哲学”为题的稿合辑而成的非常了不起的自成一家之言的一本思辨性非常强的著作。
答:①



20、先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写两句话,内容保持一致,字数不要求完全相同;然后补写一句总括性的话。(6分)
当别人兴奋时,如果自己没有欣喜,那么不烦恼也是一种幸福;
当别人成功时,如果自己没有收获,那么不失败也是一种幸福;


总之 。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60分)
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到了一条河的岸边,河对面开满鲜花,它们准备到对面采食花蜜。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搭一座桥,抢在别人之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该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我们长出翅膀再过河。”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行动。第三条毛毛虫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美美地睡了两天,睁眼一看,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儿功夫它就飞到了河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才知遣,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进了大海。
对于本则,你有什么见闻、思考、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2012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语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C 2、C 3、B
二、(32分)
4、D 5、A 6、D

⑶、这座楼的建造,大概是预兆百姓的先见吧!(3分)
8、(4分)⑴、比喻(或象征),以流水喻时代更替,以白鸥喻心志之悠闲,使单纯的画面有了深邃的意蕴。

9、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悠闲垂钓的隐士形象:他孤身独坐燕子矶头,仿佛已经许久了;夕阳落,暮霭渐渐笼罩大地,他却浑然不知。(2分)
诗人借钓者的形象,抒发了对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的沧桑之感,表达了对恬淡、宁静、高洁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三、(25分)
11、答案:①记载着美好的童年时光;
②守住心中的信念与生命的尊严,在生命的激流中永不倒下;

12、(1)答案:芦苇在四季的更替中,见证了生命的荣兴枯衰;但它默默无闻,淡泊从容度着岁月,昭示生命的平凡。(3分)
(2)答案:人和芦苇一样,也会遭受生命的磨难,也应像芦苇样坚守自己,正直坚强。(3分)
13、答案示例:
(1)修辞:比拟手法的运用。如“明净的阳光追逐着我们”一句,作者赋予阳光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跃动、温暖;又如“风是芦苇的语言,幽幽地昵哝着。”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风吹芦苇所发出的声音柔和细密的特点。(3分,答成比喻给1分)

14、(8分)答案示例:
(1)人身处困境时,要像芦苇那样,守住希望的信念,捍卫自己生命的尊严;
(2)淡定从容地对待生命的兴盛衰落,卸下名利的负累,朴素洁净地生活;
(3)不强权、不卑躬屈膝,清醒顽强地守护自己的灵魂,正直坦荡高昂地生活。
(可联系“一缕光芒”的内涵任选一个角度展开分析,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四、(24分)
15、A 16、A 17、B

⑦、重复赘余,“首开”和“先河”语义重复
⑧、搭配不当,“增加值”和宾语“增速”不搭配
19、①、《东西化及其哲学》是一本思辨性非常强的著作;
②、梁漱溟写《东西化及其哲学》时不到30岁;
③、这本书是梁漱溟应王鸿一之邀,在东以“东西化及其哲学”为题的稿合辑而成的;
④、这本书是非常了不起的自成一家之言的书。
(5分,酌情给分)

五、(60分)
21、(60分)参照2011年安徽高考作评分标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12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下一篇:2012年高二语文下册3月月考试题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带答案)】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卷(带答案)】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