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蛋壳”心理要找到出口

逍遥右脑  2016-05-18 21:55

批评孩子学钢琴不认真,孩子索性就放弃不弹;和父母玩游戏一旦输了,孩子就大发脾气;看到其他小朋友表现比自己好,就委屈哭泣……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输不起”的心态。对此,省骨干教师、井岗山小学2(1)班班主任唐静老师指出,家长平时应注意在游戏中提高孩子的耐挫力。

晓邹(化名)是武汉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考试经常得第一,父母常常夸他是“最聪明的孩子”。有一次,晓邹考试没发挥好,结果成绩不理想,他一回家就嚷着不想读书了。父母吓了一大跳,问了好久,晓邹才哽咽着说:“这次数学考试我没有得第一,只考了80多分……我是不是变笨了,不是最聪明的孩子了?老师同学一定都会笑话我的……”

对此,武汉市教科院有关专家解释,孩子读小学时,家长应尽可能让他们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但如果一味表扬孩子聪明能干,易滋长孩子的“蛋壳”心理,让孩子害怕失败,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家长应让孩子明白,成功固然好,但失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孩子遭受挫折寻求大人的帮助时,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及时鼓励,或是遭到父母的误解否定,则易产生自卑、偏执的性格,甚至可能采取偏激行为。相反,如果大人能耐心给予帮助和引导,那么孩子便会养成积极交流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能坦诚、大胆地与别人沟通的性格。

那么,家长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呢?对此,唐静老师建议,孩子在游戏中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搭积木时,一座快建好的“高楼”突然塌了,看着孩子沮丧的表情,家长不要立刻插手,可以和他讨论,引导孩子思考“高楼”塌了的原因,然后让他自己解决。当他重新搭成“高楼”时,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此外,大人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要求孩子总结出输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游览
下一篇:求赏识,会吗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从“蛋壳”心理要找到出口】相关文章
【从“蛋壳”心理要找到出口】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