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5-17 15:33
记者:很多父母都认为,给孩子零花钱是件自由、松散的事,想给就给,不想给就不给;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多给,学习成绩不好就少给;孩子不能追讨零花钱,只能被动地接受零花钱。钟老师,您认同父母的这套思路吗?他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呢?
钟思嘉:给孩子零花钱,是父母对孩子实施的理财教育,这和其他教育一样,是孩子必须要学的本领。所以,孩子的零花钱不是向父母“求”来的,父母千万不要以为给零花钱是对孩子施小惠。在人才培养战略里,只要父母答应了给零花钱,这钱就已经属于孩子了。至于孩子如何使用零花钱则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不应横加干预,只需从旁指导和建议如何善用即可。
假如孩子买了不实用的东西,或者真需要某个东西,可钱已花光时,他会比父母更懊恼,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孩子自然会从这次乱花钱中吸取教训。父母不可宽容地让孩子预支或贷款下周或下个月的零花钱。当然,如果孩子确有特别的需要,如亲友的生日礼物、打破学校的玻璃等,则可以贷款的方式协商,并要求孩子分期偿还。
虽然,零花钱是父母无偿给的,但是,如果有言在先,父母就得守信用,在约定好的时间准时并如数地给零花钱,如果没有特殊的理由最好不要拖欠。因为,晚给半天或一天,孩子会对父母的信用产生怀疑,这是孩子单纯、率真的思想,并非孩子小气或爱计较。
另需指出的是,零花钱不能作为奖励和惩罚孩子的工具,不能考试成绩一百分,就多给十元;碗没有洗,就扣五元等。奖惩问题与金钱教育问题是两回事,如果把零花钱与学习成绩挂钩,那就既起不到理财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产生“以钱控制人”的错误思想。所以,父母即使想给孩子一些奖励,最好也别以多给零花钱的面目出现。给孩子稳定的零花钱,实际是对孩子实施稳定的人才教育;父母不能随意扰乱孩子的理财计划。
记者:孩子大一点后,对于父母给的零花钱,他们一方面嫌少、不够用,另一方面又觉得多要零花钱心里有愧,于心不忍。所以,很多孩子都有打工挣钱的念头。钟老师,您赞成孩子打工挣钱吗?孩子打工,父母应把持什么尺度?
钟思嘉:一般来说,孩子的金钱来源除了零花钱之外,还有的是礼金和工资(酬劳)。以礼金而言,可能是爸妈、亲友在过年时给的压岁钱、祖父母在他生日给的祝贺金等。而工资是孩子通过帮父母做事赚取的。父母可以列出一张“工作清单”,如帮妈妈擦皮鞋可得十元,帮爸爸洗车可得二十元等。我是赞成孩子打工挣钱的,有些工作父母是不必请外人的,请孩子来做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打工既可以使孩子挣到钱,也可以使他们增强信心,感受自身的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是属于例行分配的家务劳动,如洗碗、倒垃圾、打扫卫生等,这些是孩子分内的工作,不算打工,不应该获得父母的工资。因为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分担部分家务,没有人能讲价钱,父母不给一分钱,孩子也应该把自己的分内事情做好。
如果不是孩子的分内事,父母付给孩子的工资应符合一定的市场标准,不能太苛刻。例如,让大一点的孩子油漆家里的储藏室、车库等。事前估计雇用正式油漆工的工资,并制定一个合理的完成期限,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工作成果的测评是看他工作努力的程度,而不是专业品质的要求,最后付给他接近专业油漆工的工资。相信对孩子而言,所得的不只是钱而已,还有父母的爱心和鼓励。如果孩子工作不努力,中途放弃,或未按时完成,可以考虑以雇用正式油漆工的处理方式,只付部分工资或不付工资。重要的是,在工作之前,父母应就上述这些约定与孩子先达成协议。
对于青少年阶段的孩子,除了家中的打工外,还可以在快餐店、超市、街道、社区、别的家庭等场所打工。在与孩子讨论了诸如安全、外界诱惑等问题和规范原则后,让孩子去外面打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社会体验。工作可以使成长中的孩子更加惜钱爱物。
当然,不要让孩子打工过度,以免影响他们的学校功课、社交活动,以及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一般而言,上课期间,每星期打工最好别超过八小时,假期则以每天三五个小时为宜,最好干一段,休息一段,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益。大学生打工,时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但也不能影响他们的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