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5-09 13:03
职场如战场,风云诡谲,险象环生。这其中,隐伏着许多“杀手”,这主要是一些“杀伤力”很大的个人不当行为,如果你对它们掉以轻心,就会“死得很难看”,就不会在事业上顺利地达到你的目标。
以卵击石,与强势人物对抗
小刘生性倔强,说起话来是小胡同里赶猪———直来直去。他所在的单位里有些人对领导不满,小刘就成了他们的利用对象,被推举为对抗领导的“形象代言人”,出头与领导抗衡。结果可想而知,势单力薄的小刘很快就被调离了本来大有前途的岗位。
小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和能力的情况下,为了你自身的利益,千万不要贸然和强势人物叫板,你应当对单位里各种有关强势人物的传言置之不理,更不能被领导的反对派所利用。须知,当你被强势人物“杀”得落荒而逃时,他们是不会站出来助你一臂之力的。
冲动易怒,听信子虚乌有之言
王小姐是个急性子,遇事很爱冲动,动不动就“怒发冲冠”。一天,公司里的一位“小广播”告诉她,同事赵女士在背后说她的坏话。王小姐立刻怒从心起,未加思索就跑去找赵女士理论,弄得公司里鸡飞狗跳的。待弄明真相后,王小姐不由得傻了眼:赵女士根本就没有说过她什么,全是“小广播”在拨弄是非。事情是弄清了,但王小姐在上司和同事眼中的形象从此却变得“惨不忍睹”。
如果有人很“仗义”地向你密报他人对你的“诽谤”,你很可能一触即跳,马上去找那嚼你舌头的主儿“过招”。你怎么会知道,你已中了拨弄是非者的“奸计”,他极有可能把你这时基于义愤所说的一些过头话,原汁原味地趸给“诽谤”你的人。如此这般,你和“诽谤者”就真的成了恨不得拧断对方脖子的仇敌,而那个“急公好义”向你“告密”的人,则会闪到一旁,惬意地隔岸看着你们鸡争鹅斗。
口无遮拦,妄议是非曲直
章女士有个毛病:说话不过脑子。平时她总爱在单位的稠人广众中谈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几乎每个人都是她议论的对象,时间一长,她在单位里就成了人人敬而远之的“万人嫌”,把自己弄得十分孤立。
如果你遇到一位十分不堪的同事,不管你在内心对他如何厌恶,也不要公开议论他(她)。道理很简单:即使你辛辛苦苦地到处给他(她)“散德行”,也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影响到你本身,一点也不值得。
侵犯他人隐私,乱传同事的“风流韵事”
小赵和小方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也是在暗中谈情说爱的一对情侣。他们的这点秘密被别一位同事大杨窥破了,他把这件事在单位里传得无人不知,这对情侣对大杨的看法可想而知。
单位一般都不提倡办公室恋情,但这种情形的出现还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自己知晓的办公室恋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视而不见”,切不可对此好奇心过重,更不能津津乐道地到处传播。
“三年早知道”,泄露别人加薪的秘密
老王是一家私企财务部的会计,他为了显示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独特优势,把公司刚刚决定但尚未公布的员工涨工资的事情,暗地里在同事中传播,结果被老板炒了鱿鱼。
在私企中,每个人加薪多少全凭老板对自己器重喜好的程度,是没有绝对公平可言的,往往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自己的业绩。因而,如果过于关注加薪的事情而互相询问、传播,只会使老板心中不悦,导致自己的形象在他(她)心中崩盘。
追求蝇头小利,公私界限不清
钱女士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发放,爱占小便宜的她时常利用职务之便,把一些办公用品拿回家给亲友使用。后被老板发现,钱女士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并被降职使用。
千万不要化公为私,将公司的办公用品挪为己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对你的前程所造成的伤害,远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危难之际丧失信心,“乌鸦嘴”唱衰公司前景
韩先生是公司的部门主管,近来公司在经营方面出了问题,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公司里人心动荡。在这严峻而又微妙的时刻,韩先生居然在公开场合大发议论,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作了悲观的评估,致使员工们纷纷跳槽离去。老板得知此事后,立马开除了韩先生。
切记:不要自以为是地对公司的前景品头论足。老板和上司最不喜欢把本公司内部的隐情公开化、透明化,无论是赢利还是亏损,都会对员工们留一手,如有下属犯此大忌,必然引起老板和上司的极大反感。
计较一时得失,因小失大
某公司新组建了市场部,老板派李先生去该部任主管,可李先生觉得市场部刚刚组建,不易打开局面,所以推辞不去。老板很恼火,从此,李先生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不要因为眼前没有好处就不去做。如果这件事自己非做不可,那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须知,任何事情对自己的人生历练都是有好处的。
不能守口如瓶,贻害无穷
一次酒后,唐先生信手将公司的一份投资企划书拿给几位酒友传看,结果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唐先生因此被公司扫地出门。
要切记绝对不能把公司内部的机密传到外面去,尤其是当公司正全力推展一项至关重要的商业计划,而该计划尚未引起同行关注的时候,一旦走漏风声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此时都要高度警觉,以免在此问题上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在职场上,无论你有何等卓越的才干,如果不注意上述这些蠢蠢欲动的“杀手”,你同样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