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5-09 12:04
“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在沙场是善终”,是当年出川抗战的川军将士座右铭。
朱再明,巴县陶家乡人(现九龙坡区陶家镇),生于1896年,1951年去世。据巴南区档案局保存的《朱再明自传》载,“再明世为农业,民国二年十六岁时,鉴于北洋军阀执政受日本帝国主义支配,政体日非,乃决心从戎报国”。朱16岁当兵,参加过护法战争、北伐战争。1937年抗战爆发后,朱随川军29集团军出川,先后任陆军161师966团上校团长、161师481旅少将旅长、149师少将师长等职,参加了武汉会战、襄河保卫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大洪山保卫战等,成为从巴县出川的军衔最高的抗日将领(根据市委统战部渝统〔2005〕159号文规定:抗日将领指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任少将以上军衔、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军官)。
本报记者几经辗转,寻访到朱将军的后代及乡亲,首次披露其传奇故事。
胆大 单骑与鬼子飞机斗狠
牛年大年初一,陶家镇友爱村青龙湾一山坳孤坟前,满当当跪下几十号人。鞭炮响、香烛燃,朱再明的六子朱显钟代表家人大声说:“父亲,你安息吧!你为民族血战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朱家的子孙后代!”据悉,朱家孙辈、曾孙辈中有数人参加解放军。
说起父亲,朱显钟和弟弟朱显鹏都很激动,“作为抗日军人,他的胆子特别大,曾单骑与鬼子飞机斗狠!”
那是1938年秋武汉会战时。据军事史家李意志介绍,大部分抗日川军都参加过武汉会战,朱再明所属第29集团军,系川军将领王缵绪的部队,该集团军出川时喊过一句响亮口号:“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返乡!”
朱时任陆军161师481旅966团上校团长,武汉会战是他与鬼子第一次交手。据29集团军少校参谋倪续臣回忆,1938年10月初,日军攻陷武汉外围重镇田家镇后,国民政府军委会令川军161师、162师实施上巴河阻击战。上巴河位于黄冈东北,是著名的物资集散地。10月15日拂晓,这个鄂东小镇陷入一片火海,日军第13师团68联队、第6师团牛岛支队在骑兵、炮兵、空军和坦克配合下,向守军发起猛攻,炮火将上巴河大桥附近200米炸成焦土,阵地上硝烟蔽日,朱再明率部顽强阻敌五天,最终还是溃败。
据上巴河战役亲历者、朱再明从陶家乡带出川的贴身卫士邱云甫回忆,溃败的川军混杂在老百姓中向西奔逃。关键时刻,朱的顶头上司、481旅旅长杨守玄竟不知去向!群龙无首,兵败如山,天上日本飞机盘旋轰炸,地上日军追得很紧,撤退军民乱成一团,正发烧打摆子的朱再明愤怒了:“格龟儿子的!”朱再明大吼一声,挣扎着从担架上爬起来,命令卫士黄炳忠和邱云甫把他扶上马,然后一边打马飞奔,一面高喊:“快闪开,都卧倒!”
朱骑的是匹大白马,很显眼,鬼子飞机对他猛追不舍,又是扫射又是投弹。“他敢单枪匹马与日本飞机斗狠,没胆量哪行?幸运的是,他不但救了撤退军民,还逃过日机追杀,战后被提升481旅少将旅长。”解甲归田时,朱将大白马带回重庆喂养。“他感念大白马救过自己的命呢!”朱显钟还记得当年家中曾挂着两张照片:上方一张是蒋介石赠送的,上书“再明同志,蒋中正”;下方一张,“父亲全副戎装骑在白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