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5-07 10:07
4岁的茵茵站在电脑旁,好奇的看着屏幕上的图案在移动,她看到过爸爸妈妈在这个东西上敲来敲去,想自己试一下,然而妈妈警告过她别动电脑,于是她小心的看了一下周围,没看到妈妈,于是她轻轻敲了一下键盘。
妈妈转过拐角,正好看到了这一幕气坏了,她飞奔过来,紧紧地抓住茵茵的胳膊:“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要碰我的电脑!现在你把我的工作都搞乱了。”她生气地说着,还轻轻地打了茵茵的手,茵茵挣脱妈妈,把自己的小拳头在键盘上狠狠的砸了几拳,用自己的小拳头狠狠地砸在键盘上。
妈妈已经怒不可遏了,抱起茵茵,把她丢到储物间,罚她面壁思过,茵茵在储物间大发脾气,妈妈则怒气冲冲地跑出来修复自己被损坏的文件。
你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她偏干,茵茵妈遭遇的是育儿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下面就用心理学的观点深度解析这一育儿过程中,这一常见的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冲突:
毫无疑问,茵茵敲电脑是因为缺乏控制冲动的能力,她知道自己不应该碰电脑——但是,这个规矩无法压倒她想要探索、触摸和学习的冲动。而妈妈快速的反应立刻改变了事情的进程,引发成了一场母女之间的激烈权力之争,妈妈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她不信自己管不住孩子,而孩子则不想让妈妈对她指手画脚。
当茵茵和妈妈在为电脑而争斗时,茵茵妈先是感觉受到了挑衅,然后是感觉被击败了。妈妈用一些权力意味很浓的话作为回应:“我告诉过你……”以及“你把我的工作都搞乱了!”茵茵对妈妈这种无效干涉的回应是强化自己的行为,而冲突便不可收拾了。
寻求权力的错误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双方,注意是双方,都想赢。没有任何一方愿意让步。当父母和孩子以这种方式陷入争斗时,结果就是权力之争。权力之争的问题在于,如果有一方赢,必然会有一方输。当输的人是你深爱着的孩子时,这种胜利可能就不值得为其付出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