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3-06 13:33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非)两部分,共18个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小题。
空灵之美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思想化息息相关,具体地讲,主要是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的影响。老庄厌恶人生,要求超脱尘世的纷扰,通过“虚"“静"的途径,回到那种没有纷争、喧闹的“人间世"。庄子“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可以说是产生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与空灵之美的那种琼澈晶莹的艺术境界,从表面上看,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而实际上,佛道两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空灵之美则恰恰相反,它根植于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奔雷逐电、慷慨悲歌的壮美,又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优美,还有纤尘不染、玲珑剔透的空灵美。这种空灵美并非是老庄的“虚"“静",佛教的“空”“忘”那样引人飘然出世的“禅意”和“禅境",而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
空灵美首先因其“空”,所以境界广阔廓大。如张孝祥词《念奴娇•过洞庭》所写,湖草青青,湖面无际,多么廓大的境地!其次,空灵美因其“灵”,所以境界闲淡、琼澈。再次,空灵美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致引起人的情绪的急剧波动,而只能使人感到闲散、飘逸,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第四,空灵美是虚与实、浓与淡的浑然统一。从表面上看,似乎“虚”“淡”与现实生活仿佛是“雾里看花,隔着一层",其实,它又蕴含着“实"的情调、“浓"的色彩,它以空灵的形式包孕着无限丰富的内容。
空灵美既存在于艺术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中。南宋画家马远一反以前画家的那种“全境水”构图,很有选择地从某一角度和局部对画面进行经营,在一角半边中集中画面的物象,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情调。如他的水小幅《风雨归舟》,画面上的物象集中在边角,而大部分只是空白或远水平野,给人以一种极其广阔的空间感。比起郭熙、李唐等人的“满纸水”,马远的“残剩水”具有更为隽永的艺术魅力。自然界的“空灵美”更是俯拾即是,当你漫步于海边,面对着无边的大海,你会觉得宇宙之深邃,个人之渺小,进入一种忘我状态,空灵而超然。空灵可分为时间之空灵和空间之空灵。空间之空灵如前所述,令人觉得宇宙之大、个人之小。时间之空灵则是:岁月冉冉,年华易逝,稚子婴儿,转眼老之将至矣。你会觉得岁月之无穷,人生之有穷。
由于空灵美具有境界廓大、琼澈的特征,所以,人们在欣赏时,总觉得它的内涵难于穷尽,难于理解。在审美活动中,虽然审美者的意念、思绪、情感注入对象之中,但物我之间的距离终不能全部消失,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只可接近,终难抵达。审美主体只能在大体上把握和感受这种带有朦胧色彩的空灵美,却无法大彻大悟。
空灵美的审美过程,还是一个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的过程。欣赏空灵美之初,人们还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游离于现实之外。随着境界的廓大和意蕴的深化,欣赏者不知不觉飘飘欲仙、超然物外。
(摘编自《金苹果之谜》)
1.下列关于原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灵美是与壮美、优美相对的一种美,它受老庄道学和佛教禅宗影响,但又明显区别于老庄的“虚”“静”与佛教的“禅境”。
B.空灵美境界廓大,同时,又是闲淡、琼澈的,另外,它的客体是静穆、幽远、浑茫的,它不会给欣赏者以情绪的急剧波动。
C.佛教禅宗的“坐忘”“顿悟”等与空灵之美的琼澈晶莹境界看相似,实则相反,因为二者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完全不同。
D.形成空灵之美的最早和最深刻的思想渊要数老庄要求超脱尘世纷扰的思想和“无己、无我、无欲、无碍”的放达态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意思的一项是 ( )
A.空灵美美感与审美主体个人情感体验关系非常密切。当你漫步海边,面对无边的大海,宇宙之深邃,个人之渺小,岁月冉冉,年华易逝,都离不开主体的体验。
B.在空灵美的审美过程中,审美者和审美对象之间会始终存在着一种距离感,这是由空灵美境界廓大、琼澈的的特征所决定的。
C.马远的水小幅《风雨归舟》之所以比郭熙等人的“满纸水”更有艺术魅力,是因为它表现出极为丰富的诗意与情调。
D.绘画中的空灵美是因为画家作画时更灵活,更少束缚,可以随意挥洒而产生的,如南宋画家马远只在画幅的一角半边集中画面物象。
3.根据原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欣赏空灵美的时候,最初是清醒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随着意蕴的深化,渐渐进入无我之境,这时,对空灵美就有了清晰的把握。
B.空灵美虽说离不开“空”“灵",却是一种实与虚、有限与无限的契合统一,无论是时间之空灵,还是空间之空灵都不例外。
C.空灵美的欣赏对象的内涵总是让人觉得难于穷尽,难于理解,似乎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这就给空灵美带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D.空灵美的形成是因为审美的对象给人们提供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艺术美上的空灵美如此,自然界存在的空灵美同样如此。
二、古代诗阅读(36分)
(一)言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言,完成4—7题。
王?,字公度。正统四年进士。英宗北狩①,?王摄朝午门,群臣劾王振误国罪。读弹未起,王使出待命。众皆伏地哭,请族振。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厉声叱言者去。?愤怒,?②顺发呼曰:“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王恐,遽起入,?率群臣随王后。王使中官金英问所欲言,曰:“内官毛贵、王长随亦振党,请置诸法。"王命出二人。众又捶杀之。当是时,?名震天下,王亦以是深重?。
王即帝位,也先犯京师,命?与王通、杨善守御京城,擢右佥都御史,督毛福寿、高礼军。寇退,诏偕都指挥夏忠等镇守居庸。?至,简士马,缮厄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景泰元年八月,?以疾还朝。寻命同都督佥事徐恭督漕运,治通州至徐州运河。明年冬,敕?兼巡抚淮、扬、庐三府,徐、和二州,又命兼理两淮盐。
四年正月以灾伤叠见,方春盛寒,上言:“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且引罪乞罢。帝纳其言,遂下诏修省,求直言。
先是,凤阳、淮安、徐州大水,道?相望。?上疏奏,不待报,开仓振之。至是东、河南饥民就食者坌③至,廪不能给。惟徐州广运仓有余积,?欲尽发之,典守中官不可。?往告曰:“民旦夕且为盗。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中官惮?威名,不得已从之。?乃自劾专擅罪,因言:“广运所储仅支三月,请令死罪以下,得于被灾所入粟自赎。”帝复命侍郎邹干贲帑金驰赴,听便宜。?乃躬自巡行散振,不足,则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全活百八五万余人。
(节选自《明史》)
[注]①狩:巡行、巡视 ②?:揪,抓。 ③坌:聚积,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众共击之,立毙 立:马上。
B.内官毛贵……请置诸法 置:处置,用……处置。
C.王亦以是深重? 重:器重。
D.从皆伏地哭,请族振 族:召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王?果敢善断的一组是(3分)( )
①?愤怒,?顺发呼曰 ②督毛福寿、高礼军
③?至,简士马,缮厄塞 ④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
⑤?乃自劾专擅罪 ⑥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正直无畏,对邪恶势力毫不惧怕。?王执掌朝政时,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等非常嚣张,王?就与群臣一起将其打死了。此事在当时造成很大影响。
B.皇上非常信赖王?,时时委以重任,有时让其身兼多职。对王?的工作,皇上常给予较大自主权,让其自行处理。对王?的意见,皇上也总是乐于采纳。
C.王?十分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他见灾害频发,就主动向皇上进言,请求下令责成众大臣自我反省,减轻百姓负担,不做那些无益于百姓的事情。
D.王?很有胆略,办事干练。凤阳等地因为水灾,饿死了很多人。他冲破阻力,挽救老百姓生命,不单是当地人受益,邻近地区的一些灾民也得到了救助。
7、把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疏奏,不待报,开仓振之。(5分)
译:
(2)“民旦夕且为盗。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8.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孟子•告子上》)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 。(戴望舒《雨巷》)
(3) ,不仁;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学类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4)题。
一块木板的存在方式
侯德云
新居比旧居敞亮多了,也雅致多了,这是我和妻子精心设计的结果,也是瓦工和木工师傅们辛苦劳作的结果。住在里面,挺舒服。
也有不太舒服的时候。每天进进出出,看见放在楼道拐角处的那条长凳,心里就有点不太舒服。
那条长凳,现在名义上是属于我家的。它原先只是一块木板,木板不是我家的,而是附近一个建筑工地上的。
这事我看还得从头说起,不然,大家都让我弄糊涂了。
装修房子一开始,我请了瓦工。瓦工笑嘻嘻对我说:“东家,你能不能弄块木板,要厚一点,给我搭个桥,你看我施工不方便。”
哪弄呢?我犯了愁。我又不是开木匠铺的。
“喏”,瓦工指着窗外,“你到那儿看看,兴许能借一块。”
窗外是一个整天叮叮当当的建筑工地,一座大楼正拔地而起。
我硬着头皮去了那里,心里惴惴不安。人家能借么?
工地上有很多忙忙碌碌的人,我插进人空中,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块厚木板。足有两米长,两寸厚,稍有点腐,不过载一两个人没问题。我挺高兴,走近一个正在筛沙子的人。
“师傅,我家装修房子,想借块木板用用,行么?”
那人看了我一眼,又低头干活。
我以为他不同意,急忙追了一句:“最多用两天,用完了就还。”
这次他连头也没抬,仍然干着手中的活。
我愣了半天,心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不如换个人问问吧。
这一换,就换了五六个人。怪了,没一个跟我搭话的。我有些茫然,这是怎么啦?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头蹭了过,压低了声音说:“小伙子,他们不会跟你搭话的。这活儿,是包工不包料,用多少原料跟他们无关,他们既不能说借你,也不能说不借。你要用什么,拿去就是了,跟谁也别打招呼。”
我半信半疑,扛起木板,走几步,四处望望。我看见有几个人向我扫了一眼,却没有一个过阻止的,就壮了胆,大步流星扛回了家。
想不到麻烦事还在后头。两天后,我又去了工地,还那块木板。我以为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就径直走到老地方,放下木板,对离我最近的一个人说了声:“师傅,这是我两天前借的,现在还给你。”
那人扭过头,盯了我一会儿,突然放开嗓门喊起:“我没借你木板,快扛走!”
我顿时噎在那儿说不出话。
那个人的一嗓子,吸引无数的目光。我看见一个披着工作服的人走了过。
“老胡,怎么回事?”披工作服的人声调很冲。
那个被称作老胡的人就急了:“队长,这人说在工地上借了一块木板,还。可我没借他,真的没借。不信,你问他!”
队长就看着我。
我嗑嗑巴巴半天,也没说出句囫囵话。
队长显然有点生气,回头朝那边的一群人嚷:“谁借给他的?”
“没借。没借。”
那边零零落落扬起了同一种声音。
队长白了我一眼:“你是不是弄错了?”
“我……”
“扛走吧,扛走吧,别在这添乱。”众人催促我。
我气呼呼地把木板又扛了回。心里直骂,真见鬼!
请的木工师傅倒乐了,梆梆梆,一阵敲敲打打,给木板钉上四条腿,把它变成一条长凳,派上了新的用场。
于是这块不知自哪座哪棵树的木板,就以一条长凳的方式呆在我家里,直到装修结束。后,我嫌它碍手碍脚,就搬到楼道的拐角处。我知道,这肯定不是它的最终存在方式,至于它的最终方式是什么,我无法预料,也懒得预料。
这件事我琢磨过好长时间,最后总算明白了点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
我曾经把这事说给妻子听,她听完了,就狠狠地用手指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傻冒,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借点别的东西?”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冬之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要“我”去弄木板的瓦工,原本就知道到别的工地弄块木板是件很简单的事,所以才提出这个让“我”颇感为难的要求。
B.这篇作品情节设计精当,有些看似无意的地方很具匠心,尤其是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头,在全篇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C.如果不是那满脸皱纹的老头提醒,“我”就不会遭遇还木板时的种种尴尬。本实际是借一块木板的故事批评那老头。
D.“我”去还木板时,老胡说没有借给“我”木板,还着力辩解,对此,队长有些生气,因为他认为老胡说的是假话。
E.结尾说以凳的形式放在楼道里肯定不是这块木板的最终存在方式,意在表明“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
(2)不以“我”借木板的经历开头,而是从住在新居中的矛盾心情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我”最后“总算明白了"什么呢?为什么“明白了,就叹一口气”?(8分)
四、实用类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⑴~⑷题。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怎么摆脱这种状况?最常规的办法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特别不能再惹是非,自加其罪。一般还要想方设法讨好皇帝,贿赂官员。这时内地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筹措银两,准备按清朝法律为他赎罪。林则徐却断然拒绝:我没有任何错,这样假罪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他选择了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
林则徐看到这里荒地遍野,便向伊犁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先协助将军开垦城边的20万亩荒地。垦荒必先兴水利,但这里向无治水习惯与经验,他带头规范,捐出私银,承修了一段河渠。这被后人称为“林公渠”的工程,一直使用了123年,直到1967年新渠建成才得以退役。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当地人创造的特殊水利工程“坎儿井”,并大力推广。皇帝本是要用边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用寂寞和孤闷郁杀他,他却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但就像当年治好黄河一样,皇帝仍不饶他,又派他到南疆去勘察荒地。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对皇帝而言,这是对他的进一步惩罚,而在他,则是在暮年为国为民再尽一点力气。1845年1月17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在以后一年内,他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他经历了踏冰而行的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车箱颠簸箕中粟”的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拔”、“殊难成眠”,甚至可以吹走人马车辆。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刻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得亲验土方,察看质量,要求属下必须“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别人十分不理解,他是一戍边的罪臣啊,何必这样认真,又哪的这种精神?说可怜,这次受旨勘地,是皇帝给的苦役,活得干,名分全无。他的一切功劳只能记在当地官员的名下,甚至连向皇帝写奏折、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拟好稿,以别人的名义上奏。这是何等的难堪,又是何等的心灵折磨啊。但是他忍了,他不计较,能为国出力就行。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林则徐真是干了一场“非份”之事,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
林则徐还有一件更加“非份”的事,就是大胆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当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路遇百余官绅商民跪地不起,拦轿告状。原这里高皇帝远,哈密王将辖区所有土地及煤矿、林、瓜园、菜圃等皆霸为已有。数十年间竟无人敢管。林则徐接状后勃然大怒,立判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并张出布告:“新疆与内地均在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民人与维吾尔人均在皇恩并育之中,无一处可以异视。”各族人民奔走相告,生计无忧,民族和睦,边防巩固。他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一件“闲事”啊!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⑴ 下列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本抓住传主的业绩和品格,选择丰富典型的史料,通过叙述、、评议揭示其特有的精神风貌。
B.林则徐在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曾在当地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土王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
C.第四自然段详细环境的恶劣和林则徐的艰苦行程,目的之一是反衬出林则徐为国为民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和创建的丰功伟绩。
D.第三段说:“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值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这是运用对比的手法,目的是突出林则徐的这一功绩巨大。
E.本在客观公正评价的同时,融入作者浓郁的情感,使传主的精神更好地感染读者。
⑵ 本主要是从哪两个角度选材组材的?(除标点不超过10个字)(6分)
⑶ 第二自然段在全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⑷ 林则徐升任两广总督后,曾在总督府衙题写了这样一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告诫人们:只有拥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只有像大那样刚正不阿,才能达到“壁立千仞”的境界。你是怎么认为的,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母亲大学学的是冶金专业,后一直从事相关工作。陈宁宁从小耳濡目染,明白了钢铁对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B.表演《天鹅湖》的演员们,动作娴熟,舞姿优美,对剧中人物的性格有深刻的理解,表演得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后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
D.很高兴有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周末小聚,为了欢迎各位好友的光临,我们略备薄酒,借花献佛,希望各位开怀畅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记者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明年我国食品安全工作将进一步加大治理整顿力度,严打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B.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符合中国特点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法规,研究非法网站的特点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的特点。
C.虽然枸杞子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并非适合所有的人服用,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的人最好别吃。
D.今年3月25日,因为叙利亚没有签署阿盟提出的和平调解协议,阿盟拟定了对叙利亚的一系列制裁办法,包括对叙利亚央行实施交易禁令。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一排精美的纱隔、挂落、飞罩将室内分隔成南北两部分。 , , , ,
, ;中国旧俗,女眷不能在外客前露面,狭窄的北部就是专为女眷而辟。
①故布置十分讲究 ②并严格按制陈设 ③南部宽敞明亮
④家具用材均选名贵楠木及具有天然图案的瘿木
⑤供桌左右两把太师椅是上座,专为园主和上宾而设
⑥旧时为宴饮会客之处
A.③⑥①④②⑤ B.⑤④②③⑥① C.③①⑤⑥④② D.⑤②④①③⑥
16.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九篇交流论的题目,推断出“浙江省第四届名校长论坛”的主题。(要求:句式工整、对仗;不超15字)(5分)
《打造强势品牌学校》《校不在老,有特色才行》《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创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学校特色教育及其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国际人才》《以新的教学理念创学校质量品牌》《特色就是品牌,品牌就是资》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坚韧是大伞,助你抵挡挫折的风雨;
坚韧是暖阳,助你融化困难的寒冰;
坚韧是云梯,助你攻破失败的堡垒。
仿写:
六、(60分)
18、大千世界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令人感慨迷惘。尽管世上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可胜数,但是我们的生活从不缺少美,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产生令人感动的人与事。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格》、杨绛的散《老王》亦曾向我们展示了“底层人的光芒”。 请你以“总有一种 让人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注意】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品行”“细节”“情感”“美好”“善举”“操守”等,再写作。
2.可选择写记叙或议论,自主立意,不得抄袭与套作。
参考答案
8.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间。(2分)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答出“动静结合”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除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以外,答对偶的也给1分。)
9.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2分)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2分)
10.
三、11.(1)选B给3分,选A给2分,选c给1分;选D、E不给分。(C.本内涵相当丰富,不只是在批评那老头。D.从上下看,队长生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认定老胡说了假话,而是因为有人还木板生出了事端。E.中找不到“我”还在等待着把它还给人家的时机这一信息。)
(2)这样写避免了作品的平直,呆板,无趣。“我”住在新居的矛盾心情,使作品产生了悬念,很吸引人,让人生出强烈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也更强化了这块木板所反映出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引人深思。
(3)“我”是一个正直、善良,办事有原则,讲信誉的人。“我”思想纯真,一点也不世故;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知之甚少,完全没有油滑之气。
(4)“我”经过长时间的琢磨,最后明白了隐藏在这件事之后的,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人们自私自利的表现。对与己无关的事漠不关心,没有正义感,没有公德心,这是可悲的。广泛存在的这种态度对他人、对社会都没有什么好处,任其发展下去,很可怕。但“我”对此似乎又无可奈何,所以明白这个问题后,只能是“叹一口气”。
四、12、(1)答案:B、D;「B、(林则徐将土王霸占的土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不能等同
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所以原的引号不能省。)D(“对比”错) 」
(2)“以罪臣之名”,“行忠臣之事”两个角度。(答“罪臣”“功臣”亦可)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但没有结合作答的应适当给予扣分)
五、
13.D(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此句是说自己备酒请客,不合语境。)
14.D ( A“防止”缺少宾语 B语序错误,应先“研究”后“制定”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在“枸杞子”之后)
15.A(段整体是从“室内”南北两部分先后陈述的。备选项先总述南部环境,承前“南”字,再依次叙述室南部之用途、布置的格调及具体情形。)
16、【答案示例】树立品牌意识,办好特色学校。(共5分。答对一个方面给2分;形式对仗得1分。)
17.【答题示例】勤奋是甘霖,助你浇出丰收的硕果;勤奋是阶梯,助你步人生智慧的殿堂;勤奋是基石,助你垒就成功的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