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逍遥右脑  2016-04-27 08:56

又是一年开学时,学子们已纷纷准备新学期的校园生活,此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那些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考幸运儿们,他们是对新环境最期待也是最陌生的一群人,从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这个陌生的校园,如何快速适应生理到心理的变化,这是所有学生和家长都关注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当代大学生面对各种压力,部分人思想上、心理上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有的同学甚至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9.13)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男生高于女生,农村新生高于城市新生。

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特殊阶段,学校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教育,因此,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其实,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并非在进入大学后产生,而是从中小学延伸而来。

中小学以升学为中心,学生们不用亲自动手掌握新知,而是从书本上学习间接知识。大量学生生活在一个人造环境里,导致感性经验极其匮乏。另外,他们也缺乏挫折经验,最常见的挫折也只是考试失利,而在为人处世方面经历的较少,这导致他们承受能力差,适应新环境很困难。进入大学后,面对不同以往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他们就不知所措。一旦面临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恋爱与性等问题,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就会更为明显。如今的新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中难免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端,因而,进入大学很多同学可能会产生“知音难觅”的困惑。

针对这样的问题,有关专家向同学们建议,不要封闭自己,要多与老乡、高年级学生交流,以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应转变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模式。在入校初期,学校和家庭有效的情感支持能防止大学生在第二次“断乳期”出现种种不适,这包括家庭对出门在外孩子感情上的安抚,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经济支援等多方面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
下一篇:得到和失去的句子: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相关文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