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登襄阳岘山》原文及翻译 赏析

逍遥右脑  2016-04-26 08:48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原文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知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翻译注释

、亟:屡次。攀践:攀登践履。此句是说:往年我曾多次攀登岘山,现在又经过这里。

2、信:确实。若:这些。此句是说只有这些山川岩石依旧未变,而时光流逝,挽留不住,谁也奈何不了。

3、蜀相:指诸葛亮。此句是说诸葛亮寓居隆中时,“好为《梁父吟》”,以寄托远大抱负,而今安在?

4、羊公碣:即羊祜碑。磨;销磨。指羊祜碑上的字迹已经磨得模糊不清。

5、令图:美好的谋略。指诸葛亮的“隆中对”。

6、嘉会:盛会。指羊祜常在岘首山的置酒游宴。蹉跎:光阴白白流过。“令图”二句分别照应上联两句,是说诸葛亮虽有美好宏图犹且身后寂寞,像当年羊祜那样宴游也不过是虚掷时光。

7、宛宛:弯弯曲曲的样子。

8、“同心”二句:是说自己与诸葛亮、羊祜心是相通的,抱负是一样的,但却生不同时,不能同赏这秀丽景色。阿(ē):指大山。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赏析

《登襄阳岘山》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诗词作品。这首诗当作于贬荆州时期。登高怀古,诸葛亮也好,羊祜也好,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眼前。宏何难展,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心事寂寞。

此诗写法上颇能体现张九龄其诗的风格,“清淡”之余,有太多的如《古诗十九首》的影子。这既是其诗之长也是其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鲍照《观圃人艺植诗》原文及翻译 赏析
下一篇: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原文及翻译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原文及翻译 赏析】相关文章
【张九龄《登襄阳岘山》原文及翻译 赏析】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