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3-01-26 17:41
专题5 五代 辽 宋 夏 金 元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 中央集权的强化 科举制的发展
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科举制的发展。
唐朝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比较
唐朝
北宋
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集中军权:用和平手段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选编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集中行政权:派臣到地方做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集中财权:派转运使到各州管理财政。特点
既加强了皇权,又使行政机构的效率得到提高从皇帝直接控制兵权入手,把地方的军权、行政权、财权收归中央,使地方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同时也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重视决策过程的集思广益。吸取唐末以藩镇割据的教训。赵匡胤正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因此特别注意把兵权、财权等控制在自己手中,消除地方割据的隐患。(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在理财、军事、教育三方面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比较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异
中心内容
整顿吏治理财措施
主要是整治措施包括理财、军事、教育等影响
对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时间太短,起到的作用不大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相同点
背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农民反抗斗争不断发生;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困难;辽和西夏的威胁。目的:巩固统治,挽救危机。作用: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结果:旧势力强烈反对,因大地主大官僚阻挠而失败。性质: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的调整,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
改革类型
重要改革
改革内容
改革意义
奴隶社会富国强兵的改革
管仲改革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壮大,首先确定了霸主地位。推动社会转型的改革
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秦国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缓解封建社会危机的改革
庆历新政
1043年,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改革时弊,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因为新政触犯了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而废止。王安石变法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将兵法等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实力也有所增强。但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改革
北魏孝帝改革
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孝帝顺应民族融合的客观趋势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回复和发展,为北周统一北方和以后隋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2)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因触犯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而失败。古代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革除社会弊政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革弊标新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2)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顺应人民愿望的进步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历史前进,加剧社会矛盾。(3)改革都与当时社会历史条相联系,并对当时及今后的历史产生一定的影响。(4)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5)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不能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标准。(6)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等当。(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契丹的兴起和建国 宋辽的和战 西夏的建立 宋夏的和战
契丹国的建立;辽的“蕃汉分治”制度;宋辽和战与澶渊之盟;西夏国的建立,西夏的政治制度,夏宋和战。
(2009年全国Ⅰ.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C)
A.两族均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
金的建立 辽和北宋的灭亡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 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女真族的兴起;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猛安谋克制;金灭辽和北宋;“靖康之变”;南宋建立;北方义军抗金斗争;岳飞抗金;绍兴和议。
蕃汉分治制度、猛安谋克制度与八旗制度的比较
蕃汉分治制度(契丹、辽)
猛安谋克制度(女真、金)
八旗制度(女真、后金)
内容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以户为计算单位,300户为一谋克,设百夫长一人,十谋克为一猛安,设千夫长一人特点
民族分治,实行阶级统治兵农合一,军政合一;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具有军事征发、行政管理、组织生产三项职能,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作用
实际上是对汉族先进明的肯定和保护,同时也促进了契丹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对金的社会社会起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2010年全国Ⅱ.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D)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化
(2007年全国Ⅰ.40)(6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
图8
二: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 东西千里,峻相连,近在都鼓, 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父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编自《大金国》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4分)
答: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国及其历史影响。(16分)
答: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衽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下基础。
(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兴起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 元朝的灭亡
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蒙古汗国的建立;成吉思汗的征战;元朝的建立和全国统一,天祥抗元斗争。元朝的疆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行省制度。
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比较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相同点
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机构;目的都是巩固地方统治;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用影响。不同点
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地方权力的大小
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都是世袭的;诸侯国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在辖区行驶行政管理权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作用于影响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其积极作用更加明显中国古代民族迁徙的流向
流向
原因
概况
特征
少数民族内迁(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汉族先进经济化的吸引东汉初年南匈奴内迁;元统一后,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伴随着武装进攻北民南迁(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北方战乱繁多,南方相对定西晋时,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发生在战乱时期;民间自发的内地居民向边境迁移巩固边防;发展边疆地区经济唐朝末年汉族农民为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元朝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发生在统一王朝;有政府组织、百姓自发两类华人外流生活所迫唐朝时有人到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外族内流唐朝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我国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意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不同地区化的交流与传播;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的局面,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人口资得到合理利用;开发了祖国的边疆地区,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全方位发展。(2007年全国Ⅱ.16)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B)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斯藏都司(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化
科学技术 理学和史学
科学技术的成就: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建筑技术的提高;沈括的《梦溪笔谈》;元朝历法和天学家郭守敬。理学。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学:宋词的繁荣;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李清照词作的内容、风格特点;陆游的诗词;市民学——话本;元曲和关汉卿。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成就
外传
影响
造纸术
(1)中国古代最初把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更多使用竹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2)西汉是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成为“蔡侯纸”。公元4世纪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日本,8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到欧洲和非洲,16世纪传到美洲,19世纪传到大洋洲成为人类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促进了人类明的传播印刷术
(1)调班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868年)记载的调班印刷品是《金刚经》。(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有从西域传到欧洲促进了化的发展,成为欧洲“新教的工具”火药
(1)唐代,(2)北宋,(3)南宋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火药把欧洲“其实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
(1)发明及应用: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2)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的条中国古代天历法
时间
发展表现
地位就及影响
春秋
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形成我国固定的历法系统,比西方早160年战国
《甘石星经》世界上最早的天学著作西汉
“太初历”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阳黑子的记录世界上最早东汉
张衡对月食作了科学解释世界上最早唐朝
制定了《大衍历》标志着我国古代历法系统的成熟僧一行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世界上第一次北宋
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农事安排元朝
政府设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创制天观测仪器,在全国范围内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测量,编订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2010年全国Ⅰ.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集二十卷,名为《宋》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D)
A.宋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的关系紧张 D.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2010年全国Ⅱ.15)宋人邢?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版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C)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化发展 D儒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