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曾宓语录
逍遥右脑 2016-04-12 09:24
曾宓 我说不清自己的艺术观念是什么,这或许就是中国艺术的随缘性。好在这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理念有时会干扰感觉的演化,阻隔想象力的自由驰骋,绘画也就缺少了活生生的灵性。
绘画是一种梦幻的现实。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像。”没有想像力,就无法塑造美的体像和境界,而没有生活也就谈不上艺术的想像力。
我也曾经迷恋过技术,追求娴熟的技能。后来我才知道绘画的技艺只是较低级阶段的表现能力。只有将这些技术融进感觉,升华为感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作用。审美感觉决定了人的关注品位,它是知识结构上的特定品质和个性定位。在生活中,关注的品位高,才能利用好自己的美感经验,不断捕捉生活中有价值的现象,不断积累感受,从而提高艺术的判断和构成能力。
现在的国画,似乎有点儿走过头了。冷静地权衡一下古今中外的艺术,我还是喜欢“天人合一”的意象表现。通过自然界多彩的自然属性,表现主观人性的个性化体验,以简约的笔墨进入纯净的艺术境界,这是东方画家卓越的贡献!对人的直觉能力而言,自然的形态在审美活动中最能激发人的直观想像力。也可以这样说,人的感官能力,原本是自然界直接培育的。人们乐于接受和容易理解形态的自然属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正面地对待自然,更有益于人类性格的健康发展。
当然,从哲学上看,画家不可能没有观念。只是这种观念是在特定的背景下自然形成的。中国的画家,从属于中国的地域观和文化观照。画家的天职是热爱人民、热爱
生活和生命,直抒性灵,以情感人,而不必为自己去寻找或“制造”一种观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