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3-21 10:30
【电视剧基本信息】
主 演:胡歌 闫妮 刘敏 马德钟 果静林 吕凉 »更多
集 数:35集
导 演:夏晓昀
状 态:35集全
编 剧:王丽萍
年 份:2014
地 区:内地
首播时间:2014-05-22
首播平台:安徽卫视 江苏卫视
类 型:都市 励志 偶像 言情
【电视剧简介】
开朗率真的于小强,嫁给了服装公司的刘光耀,7年后,刘光耀的事业上升,于小强却成为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由于丈夫出轨,于小强跟刘光耀离婚。离婚后一无所有的于小强,遇到比自己小6岁的电脑工程师鲍家明。
鲍家明是安徽茶商的后代,他不甘心过父母安排的人生,独闯上海,成为一名电脑工程师。于小强和鲍家明在各自人生的最低谷,相遇相识并开始重新创业。
但是,这段“姐弟恋”却不被看好,家明家庭强烈反对。但是当于小强怀有前夫孩子的时候,鲍家明却愿意站出来给无辜的孩子当父亲。
美好的爱情让这对在年龄、经历都相差甚远的人终于结为夫妻。婚后,他们同甘共苦,用奋斗和真情克服重重难关,于小强蜕变成人人都爱的好媳妇,鲍家明也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男人。
【评价】
步入2014年国产连续剧中的一大剧种——都市情感剧获得一次空前的大爆发,其中的重头戏里都有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实力派女演员闫妮,在《一仆二主》与张嘉译的对手戏中完胜男主角之后,再次超越新生代偶像胡歌,可谓老中青通杀,风头此时无二。《生活启示录》是为国产电视剧“闫妮年”的扛鼎之作,无论剧本、节奏、情节设置、人物搭配和情感表达,都可谓有礼有节,张弛有度,达到了近年来的较高水准,使人想起王朔为王的“皇城根儿时代”,颇有青黄相接的势头。
1、克制是中国人情感表达的真实方式
嬉笑怒骂均有节制,更加忠实于生活本身。从前导演们太想超越生活了,结果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不是小时代那种美人如花在云端,就是琼瑶式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有人说,这种姐弟恋太违和了,其实完全脱离生活与现实的安排才叫太违和,拒绝对生活的真实挖掘和表达才叫太违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公比妻子小十岁,他们的幸福和美满字只是一个呈现在外的结果,其背后的艰辛只会比电视剧更加精彩。当然,就剧情而言,这样的克制是必要的,克制恰恰是表现人性复杂性的利器,因为人性的真实一面就是极少选择极端,极少歇斯底里,因为人的内心深处对极端性的选择,连自己都是惧怕的。
2、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
剧中,闫妮与胡歌这两位演员确实是“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了”。可能是年龄缘故,我看这部电视剧之前,只对出演过《武林外传》的闫妮比较熟悉,毕竟不是追星的年纪了,对胡歌这位青春偶像剧明星不是很熟悉,说实在的,在我这个大叔眼里他不怎么帅,有点娘。但这次他很好的成为了闫妮的配角,成就了自己演艺生涯的一次升华——因为,就本剧而言他的演技显然与闫妮有较大差距,虽然这可能已是目前最好的胡歌了。男演员的表现容易陷入一种格式化、典型化的套路,譬如张国立的老成,陈宝国的霸气,陈道明的大气,在任何戏剧中他们都自觉不自觉代入这种感觉,这叫“辨识度”,但也许叫格式化。
闫妮在《武林外传》中不算特别突出,但已建立了辨识度,使我真正刮目相看是在《一仆二主》中使得中年帅大叔张嘉译相形失色,因为张也是实力派演员,同样的、讨喜的但是格式化的表演,就被闫妮不动声色、挥洒自如地风格掩盖了。女人到了这把年纪,才是最好的年纪,对生活甘苦自知,形诸于外就是那种少女演不出的从容淡定,即便是嬉笑怒骂也沉淀着生活的香味,近妖了。可能我将之归结于年龄是不对的,毕竟贵圈里还有很多奶奶级的演员一直在拼嫩。这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只是有的人造化钟神秀,有的人化造化为腐朽了。
胡歌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潜力无限。但闫妮确实已呈现出最好的自己,可能已经不能再好了。前者是花样美男的最好年华,后者是演技精湛、登堂入室的最好年华,加上那些精致的配角,成就一出好戏也就顺理成章。
那些看见吻戏叫喊太违和的观众,想来大部分是年轻人,胡歌的粉丝居多。这是代入感太强,同时也是观众自身对生活尚无深刻的体验决定的,对演员的一些细节性表演不能体味,只一味以“外貌协会”成员自居,恰恰是年轻观众的肤浅所在。说到这里,我就很佩服编剧对女主角心理走向的把握,非常的真实和感人,这不是一般女子能够经历的,但确实是具有同等经历的女人的真实心路历程。这种准确的把握,确定了本剧的核心,情感的核心,那就是真爱在任何年代,都不是物质的、年龄的,以上通通都不是障碍,爱是能击穿一切的。
以上这句话只有自己遇到,你才会相信。
3、为什么爱,怎样爱
鲍家明对嘟嘟说,要记住,生活只有平平淡淡才能长久。这句话是好的,因为任何幸福的家庭都不会天天有惊喜,不说有惊无喜,即便是真的惊喜不断,那也不是生活,不是家庭。家是巢,惊多则覆,断无完卵。此句话是本剧的“戏眼”,立意和编剧设置的场合都不错,但就因胡歌饰演的鲍家明,在剧中其实自始至终并没有突出表现一个从叛逆离家懵懂青年到一个体会“平淡生活”居家男人的这种转变,剧中对这种转变阐述不够,表达乏力。而这正是整部戏的精髓,即一个年长的女人作为一个小男人的学校,她为什么能击败年轻美丽的嘟嘟?为什么能任人评说大胆嫁给小弟弟?究竟是什么让鲍家明产生对于小强的那种真实、深刻的眷恋之情?这种在生活中砥砺和磨炼才能水落石出的答案,剧中没有很好的表现。我的评价是,多有涉及,但主线有偏离,力度也不够。
爱是一个广义词。高红对孙子的爱,小三对老刘的爱,小强对家明的爱,家明对毛毛的爱,还有父亲爱女儿,母亲疼儿子……一部戏,爱是主线,情仇离合、嬉笑怒骂都是支流,基于爱的一切都是平等的,错误也是平等的。莫要再说高红恶婆婆,家明妈妈开始不是一样对小强冷眼以对?莫要说小三下场惨心里舒坦,兰馨最后回归才是人之常情。编剧的牛逼之处,就是在于不纠结于某种琼瑶式的外在表现,情感外向不是中国人的习性,同样的任何人在某一时段某一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善恶,都是有依据的,那就是他们的内心标尺。这个标尺,在编剧那里就是最好的线索,即完全遵从真实和人心,才能做到合理、合情、合当下的社会现实。
4、配角大作战
一个个评价一下主要配角的表现吧。
老刘的表演者太做作,面部表情僵硬缺乏变化,对人物角色的把握勉强及格;高红的表演者略有过火,在主要出场的几幕剧里有些用力过猛;小三的表演还是有点脸谱化,因为此小三非彼小三,毕竟小三闹剧的主要责任在于缺乏道德底线的男人,而且女人爱上有妇之夫和男人爱上有夫之妇,两种情况都存于现实,主要是有的人能悬崖勒马,有的人则顺水推舟。
鲍家明的父母和于小强的父亲都是老戏骨友情客串,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本剧中起到了秤砣的作用,作为整部剧的底色,家教好孩子就好,好孩子就会最终过上好日子,三观很正。作为上一代人的铺垫,《生活启示录》这个名字所蕴含的编剧的野心,必须通过这种角色的口中,说出富有生活哲理的台词来,这是一个编剧说话的出口。你看,鲍家明说的那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就有点虎头蛇尾不搭调的感觉,而出演过杜月笙的父亲,每次出场都能让人感到那种人生的厚重感。鲍家明的母亲也是老演员,此次出演中规中矩,风格依然。于小强的父亲大家也很熟悉的面孔,此次笑得有点多,说的有点多。老父亲面对成年成家的女儿,特别是遭逢重大变故的女儿,一般来讲更多会选择行动上的支持,言语倒不会太多,父女交流更多地靠默契。当然,剧中人跟现实还是有差异的,也不为过。
小熊和方芳是一对欢喜冤家,相对来说都有些喧宾夺主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几个出场不多的配角,一个是酒店前台登记的那位,充满喜感还不跳脱;一个是酒吧老板,每次就是打电话叫人还不雷同;一个是弗兰克,作为一种考验出现非常合适。要感谢这些配角的出演,点线面结合,才是一幅好看的画。
5、相信爱,继续爱
一个离异的中年女人(显然,虽然,风韵犹存),还带着一个孩子,能不能或有没有权利接受一个花样美男的爱?或者说,去爱一个比自己小太多的花样美男?
首先,爱是一种能力。幸福的表现是一样的,内容却不同。假如小强宽恕了老刘,老刘迷途知返,这是一种幸福,大家乐见其成,比较能接受;假如小强被扫地出门,然后自暴自弃不知所终,这就不是幸福,但或可成就小三的幸福;假如小强净身出户后奋发图强,回头找老刘和小三进行报复,那这就是琼瑶剧,可以成就琼瑶粉的幸福……这部戏的优点就在于,这些可能性都有思考,但选择让小强勇敢地去爱,去接受一个花样美男。也许欢爱一时,也许恩爱一世,也不去说什么只在乎曾经拥有,这是一种面对命运敢于把握机遇的勇气和智慧,也是对自己对女性最大的赞美和褒奖,同时也是对爱这个永恒主题的完美诠释。因此,我们说爱是一种能力,很多人在遭逢变故的时候,瞬间失去了这种能力。
其次,爱是一种勇气。小强必须保持对自我的巨大自信,才能具备这种勇气,不在乎外部压力,不在乎婆婆的恶语相向,不在乎老牛吃嫩草,不在乎小丈夫的情感波动。爱是没有保险库的,一响贪欢又有些不负责任,可是你依然要相信爱,继续爱,这不是对鲍家明怎么样,而是对自己有一个鲜亮的期许,对生活有一种明确的冀望,只有强大的内心才会有伟大的奇迹。
最后,我要说这种六岁的年龄差距、带一个孩子的巨大障碍、离过异的难堪往事……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女人,她们敢于做决定,敢于去爱,敢于抓住命运的小尾巴,成就自己的幸福。哪怕对方不是花样美男,只是一个穷小子,哪怕对方在感情道路上背叛过她、欺瞒过她,但她依然坚定、依然淡定,以巨大的勇气最终战胜厄运,夺回好运。有个感慨:女人最大的能量,就挥洒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