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1-19 09:17
高一期末考很快就要来临了,不少高一生发现,历史课本内容复习得挺不错的,但是做题却不高分,怎么办?小编分享高一历史期末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应试技巧给大家学习,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
1、审清条件限制。
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代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否则容易出现选到选项本身是对的,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不要在需要答原因的题上,选择了答特点的选项。
在审题的时候,了解清楚条件的限制,以及题目想要你选择的方向,那么一般就不会出现差错,只需把复习的内容发挥出来就可以了。当然还要避免一类陷阱,就是题目要求选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或者是选错的选项,这类陷阱几乎每次都有高一学生做错。
二、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个前提
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对于材料比较长的题,一定要在读材料的时候划出重点,这样才能避免在做题的时候遗漏重点,或者是需要反复看材料确认是否要答到某个知识点。
二个原则
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如果有效信息没有被发现,就不能很好地完成问题的要求而影响得分。其次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材料所展示问题的角度不一定与课本完全相同,比如某一个历史事件,课本可能主要叙述其积极性的一面,而材料可能展示其局限性的一面,联系课本是必要的,应该把材料所反映的内容与课本所学的相关知识挂上钩,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三个步骤
即“一看”,看有几个设问;“二找”,找出设问中的求答主题(或项目)和限制条件;“三答”,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最好采用“序号化”,如:①②⑶。没有哪个老师会喜欢一团文字在那里的答案,这样的答案看着头疼,而且很容易错过了得分点,可能某些高一学生明明已经答到了得分点,但因为隐藏太深,老师一眼没看出来,就被扣分了。
点击以下链接下载精品资料:
全国2014-2015学年高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汇总(不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