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6-01-12 10:06
提点刑狱司含义:
提点刑狱司是官署名。是宋代首创的中央派出的“路”一级最高司法、监察机构,简称“提刑司”、“宪司”、“宪台”。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
提点刑狱司的渊源:
提点刑狱司起源于唐代前期出现一些大使的部分职能,并具有职能不固定、临时性派遣的特点,宋朝在全国各地设置路一级监察机构,作为中央在地方划定的最高监察区。提点刑狱司是路一级最高司法长官,是为分夺转运使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重要部署。提点刑狱司最初主要为了限制转运使的权力而设置,宋代社会发展以后,提刑司的设置、职权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除处理地方刑讼事务,提刑司还兼管一路钱财、河渠、农政、治安、兵甲,职权范围不断扩大。
提点刑狱司的设置:
宋代的路无统一的最高机构和最高长官,而是分设四个互不统辖的平行机构,即转运使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使司,这四个机构各有分工,合称“四司”,由四司构成路一级地方建制的组织框架。提点刑狱司的沿革从太宗淳化二年(991)开始,这是设置专官管理刑狱之始,后几经废置,最后于神宗熙宁二年(1069)固定下来。提点刑狱司由提刑、同提刑使臣及属官检法官和干办公事、吏人组成。因提点刑狱司是判决的一个重要关卡,他们能否尽职,关乎百姓能否得到公正的判决,冤狱能否得到昭雪。因此宋王朝很重视提刑官的人选,对其任职资格要求十分严格,罔门祗侯为提点刑狱任职资格,并有做知州和通判的经历及政治素质的要求。其选任方式有三种:皇帝亲擢、臣僚荐举和宰执堂除,还明确规定了哪些人不能担任提刑官。这一制度的设置对中央和地方行政布局的影响是深刻的,提刑司与州县、中央监察机关及其它三司的关系十分密切,为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隶属、管辖及监督关系,提刑司与州县级别管辖分明,在中央由御史台对其进行监督,在地方通过其他三司的分权监督抑制其权势膨胀,甚至下级都可以对其纠劾,正是这种全方位的监察体制使得提点刑狱司制度的实施产生了积极作用。
提点刑狱司的职权:
提刑司设立之时,其职权仅为按问刑狱,纠举违法官吏,随着宋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其职权范围逐渐扩大,从只具有司法、监察职权的机构发展到对本路司法、财政、民政等几乎所有领域事务都具有监管职责的重要路级机构。
提点刑狱司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提点刑狱司是宋代路一级监司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来的金、元、明、清朝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明代的提刑按察使司制度,正是由提点刑狱司发展而来。但提刑按察使司制度和前者比较又有所差异,本部分从职能、考课、地位上分析两者相似和不同的方面,由此最后得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客观原因包括:制度趋于成熟,分工更加明确,督抚制的建立及巡按势力的膨胀和主观原因:统治阶层自身的腐化堕落。
参知政事含义:
参知政事,官名。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唐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职,给以“参知政事”等名义。以参知政事为副宰相。简称“参政”。
参知政事始设立:
宋初并无参知政事一职。宋太祖代周自立,以范质为昭文相、王溥为史馆相、魏仁浦为集贤相,三相并设,而不设副宰相。上述三人皆后周旧臣,太祖对他们自然有防范心理。同年又以心腹赵普为枢密副使,二年后迁枢密使,朝廷大政实际上操纵在太祖和赵普等人手中。这时候,中央机构的运作还不是一种正常态,宰相们并没有总文武之大政,只是起处理一般政务的辅助作用。
中国唐代初年宰相加衔。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不轻易授人,常用其他官员另加官衔为宰相,参知政事就是加衔之一。唐中叶以后不再使用。宋初沿袭唐制,以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乾德二年(964)又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元丰改制废参知政事,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尚书左、右丞以代。建炎三年(1129)又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直至宋亡。南宋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等,或由知枢密院事等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参知政事始处理事务:
参知政事协助宰相处理中枢事务有两种方式:
一是几位参知政事并无具体分工,通盘协助宰相处理各方面政务;
一是几位参知政事有了具体分工,各负责某一方面政务。前者称为“通治省事”,后者称为“分治省事”,以前者方式居多。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参知政事官称沿革:
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辅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代其任。建炎三年(1129)复改门下、中书二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去尚书左、右丞。以后沿袭不变。
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有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至建炎三年(1129)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