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0-02-26 13:17
空椅子技术是使当事人的内射外显的方式之一。此技术运用两张椅子,要求当事人坐在其中一张,控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失败者,而让当事人所扮演的两方持续对话。这项技术本质就是一种角色扮演,让当事人去扮演所有的部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使内射表面化,使当事人充分地体验冲突,而由于当事人角色扮演中能接纳和整合胜利者与失败者,因此冲突可得到解决。
同时此技术会协助当事人去接触他们潜藏深处的情感,以及连他们自己都可能否定的一面;藉此他们将情感外显化,并充分去体验它,而非仅止于对讨论而已。此外,这个技术是要藉此帮助当事人去了解情感是他们真正的一部份。例如,当事人说[感觉好像我的父亲在我体内!]当当事人抑制着内在父母式的内射作用,而用以惩罚和控制自己时,这个内射作用将使[自我折磨]的程序持续不断。
前述两个相对势力间的对话,目的在于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较高层次的整合,即学习去接纳这种对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而不是要去消除一个人的某些人格特质。培尔斯认为其他治疗法过于强调改变,当事人也才能根本地去除自我折磨的困扰。由于当事人内心存在着许多冲突,导致他们不时地进行自我对话的游戏。就此,下列有一些冲突可试着加以突破:
●内在父母对抗内在儿童。
●受压迫的一方对抗压迫的一方。
●纯真的一面对抗性欲的一面。
●[好孩子]对抗[坏孩子]。
●进取性的自我对抗被动性的自我。
●自主乐观的一方对抗懊悔非乐观的一方。
●努力工作对抗游手好闲者。
对话技术亦可用于个别和团体的咨询中,并能以胜利者和失败者间常见的冲突为例:这种冲突其实是一个强有力的诱因,可帮助当事人更敏锐地觉察到其内在分裂,以及分裂的那一方较占优势。本例的当事人假设是一个懦弱、无助的妇女,她可能一味地抱怨自己是个可怜人,她不满她的丈夫,但却又怕他离开她,怕因此而变成一个不完整的人。这位妇人把他丈夫的存在当作自己无能的藉口,同时不断地压抑自己,对自己一直说:[我不能]、[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没办法]等。
如果她认定自已是一个极为不幸的人,而有那么一丝意念想要去改变她的依赖性,治疗者此时或可安排她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让她去扮演一位完全的失败受难者角色,并任其夸大她自己的这一面。直到她开始厌恶这一面,这时再要求她扮演另一面,即压抑她的胜利者角色,然后去向先前的失败受难者谈话。治疗者可要求她假装为成功、强壮及具独立性者,然后问:[如果你是强壮、独立的,那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放弃了原有的依赖性又将如何?]通过这种技术的运用,常可增强当事人的力量,在真正体验他们一直所扮演的角色后,其结果常使自我重新展现出自主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