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右脑 2015-12-31 11:27
在任何一个饭局上,寒暄过后,差不多聊到第三个话题的时候,对方就会以一种哀我可怜,怒我不争的语气问我,“难道你就不想自己出来做点什么?”这是个妖气洋溢的句子。看似波涛不惊,实则惊涛拍岸,细思极恐。这个句子分成几局部,第一,“莫非”,这种反诘基本已经奠定了基调,那就是正途摆在面前,你怎么就没想过踏上去?第二,“就不想”,流露了一种真实 未审看不外去的、难掩的扫兴。第三,“自己”,控制自己运气般的宣言。第四,“做点什么”,首创一番事业的雄浑蓝图。你看,这句子中有一种庇护、救命以及最后的提示般的庞杂况味。似乎绚丽的气象就在前方闪烁着万丈光辉,为什么你们这一帮短视之徒就熟视无睹呢?
是的,他们在劝我创业。
差未几就这一年多,身边的阿猫阿狗,以前班里的学霸学渣都纷纭宣称自己开始创业。以前在朋友圈晒美食的都转而开始晒深夜空阔的办公室、白板、H5以及剽窃来的各种创业宣言。鸡汤界也凭借创业潮,在被人鄙弃的濒死之际终于从新找到了新的增加点,以前依附给找不着对象的独身狗做心理推拿为生,现在都变成鞭策还在上班的加班狗递交辞呈。
实在,那帮创业的也都没什么创意,公司各不雷同,但干的基础上就只有一个行业,这也不怨他们,现在仿佛全中国就只有一个行业——互联网。好像只有互联网是向阳工业,除此之外都每况愈下,你们没看连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开端下滑了么。目前的情形就是,跟互联网搭上干系,你就算上了诺亚方舟,听凭洪水滔天,你也能保险过关;假如你还没对互联网投怀送抱,你就注定被人讥笑。而融入互联网洪流的方法,必需是“本人出来干点什么”。上班,根本上成为了一个笑话。属于切实没措施,特殊没长进,或者为了准备创业而临时忍无可忍的过渡阶段。
你国干点什么都能搞出群体热潮,说股票火了,连卖菜的都相互聊大盘,文艺女青年变卖了棉布裙子开始抄底;一个游泳的小鲜肉能在一天之内引发动全中国老娘儿们的青眼,第二天又一起为另一个韩国欧巴争风吃醋。所以,创业能成为潮流确切也没什么可奇异的,但问题是你们一帮平时连上个班都每天唧唧歪歪,从周一就埋怨为什么还不到周五的人,去创业当老板,这公司能保持下去吗?
创业是什么?从字面意义上讲,指的是创建事业。它本身暗含的成绩感和财务自由的可能性吸引了太多人。既然有那样宏伟的可能性,那么创业这个举动本身就必定需要真正意思上的雄心,是开创性的、推翻性的举措,而绝非只是为懂得决饥寒或者只是在现有基本上进步一些生活程度。现在大多数人之所以去创业,根本不是为了开创什么,而是因为回避什么。说瞎话,基本上都是因为厌倦和不满,对于老板的不满,对于现有工作的不满,对于收入的不满。他们把满含怨气的分开误以为是元气满满的开始。客观地讲,大多数人每天工作八小时,有俩小时在逛淘宝,一个小时刷朋友圈,一边发传真一边揣摩周末去哪吃吃吃,就这种心态的人永远不会明确创业象征着需要把所有时光都扔进工作。
创业不仅是一桩美梦,它其实是一桩苦差。如果你真的打定主张创业,在未可预感的很多年里,你的生涯品质是直线下滑的。你认为风投给你多少百万,A轮B轮的陪你玩都是没有代价的吗?岂非他们给你钱是为了让你躺着刷友人圈的?不要以为市场和投资人都像你们村儿的娃娃亲对象一样,你远走高飞好多年,还温顺缱绻地等着你回来,只有君有意,人家就各种体位配合你。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代价的事件,而且往往代价都是多过所得的。现在的问题是,劝我创业的许多人都把天使投资人当作了真的天使。以为人家天天的工作就是坚持微笑,扑棱着翅膀飞来飞去地漫天撒钱吗?
再说回来,几年前,创业这两个字还是有门槛的,现在随意什么人,在门口摆个摊儿卖点包子、麻辣烫的都说自己在创业,再在包装盒上印个二维码,可以从网上订餐就腆着脸叫O2O;要是自己再能做个微信公号每天发个故事,基本就能当行业首领,靠报告为生,不必亲身卖麻辣烫啦。这不叫创业好吗?这种白手起家做点小交易的行动最多就叫练摊儿。我们上学的时候,一贪玩,爹妈就冲我们吼,“你再不好好念书,以后就得去练摊儿。”说的就是你们现在要干的这些事。有些人太酷爱用巨大、肃穆的词汇来掩饰自己低微、潦倒的现状。只有真正的?丝才特别青睐用各种英文字母与数字啪啪啪出来的概念,什么B2C、 C2C、 O2O、0到1之类乌七八糟叫起来爽口,深究起来无味的货色,更不要提那些更本土化的?丝虚设出来的、连英文都没法翻译的伪概念了。其实,有很多概念很有意思,但只是中国的所谓创业者基本不乐意搞懂它们的内涵,只在乎自己用这些标签自称时的迷幻快感。实质上讲,这就和当年外企刚进中国的时候,每个人都给自己起个本国名字,叫Tom、Jerry、Dick什么的。多年之后的今天,你好心思告知别人,你当年以Dick这种俚语中的器官为名字吗?再过几年,就会有人在饭桌上指着你调侃,这人以前搞O2O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每个人都需要工作,工作带给你收入和社交。是的,没有谁生成适合挤地铁公交,早起晚归地上班,但不能因为这个,你就自然反证自己何必不去创业呢?有人总给自己打气,上班一样辛劳,还不如自己为自己打工。你上班拿的是薪水,薪水是什么?说到底,是你为公司创造的利润的返点,但当你不创造价值的某些时候,你的公司危险是由老板和其余创造了更多价值的共事担负的。更何况,很多时候你所做的根本就是服务型的岗位而不是直接创造利润的职位。但当你创业,你就成了那个顶住底线以及必须抬高天花板的人。
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合适创业的,那须要极强的内在推能源,不是说只要对钱感兴趣的人都能把一家公司运作上市,那些能创造出让你瞠目财产的人们,其实对于财富到底能买到什么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致的是这个进程自身。而大多数人不是这样。
所以说,创业注定就是件小众的事。现在的民众创业确定某些地方出了什么问题。当一个社会开始热切地勉励大学生休学创业的时候,有些东西就开始令人胆怯了。不是说乔布斯和其他一些硅谷精英都有休学阅历,就能从这个逻辑上推断出休学创业就一定能胜利,而是,他们找到了自己断定的方向,不可能统筹学业的情况下才做出了决定。对于他们来说,想要创业就必须休学,但休学不必定导致创业成功。这是不能反推的。中国激励大学生创业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就业现状的艰苦,但不能因为这种艰苦,就用创业给这些人画饼。更恐怖的是,休学创业导致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岂但蛊惑着众多年轻人,也能容易压服他们的父母。中国事一个适用主义风行的处所,在金钱的毫光眼前,大多数人的智商会断崖式下滑,人们不会感性地想一想,创业后让自己公司上市的概率其实和买彩票中头奖近乎相同。你自己扪心自问,你们的创意和乔布斯的苹果是一个量级吗?你真的以为自己卖麻辣烫,送几串素丸子上门就能经由几年融资之后上市,与王健林和马云分庭抗礼吗?
也许是过于讨厌上班,或者是对过于尖利的贫富分化缴械投降,有些人开始用空幻的可能性为自己打针强心剂。他们拼命想在手刺和微信签名上注明C某O或者某某公司结合创始人一类的名头,空想着自己创业之后的日子就是就是迟疑满志地站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前,用刚毅又繁重的表情望向远方,每天衣着定制西装,用高级钢笔在各种文件上签下名字,公司就能活得很好。那是芒果台的狗血剧,不是现实中的创业史。现实中,悲悯地质问我为什么还不创业的创业公司的开创人,前一天还在群里兴师动众地声称自己在会谈几百万美元的融资,第二天就在朋友圈转发“室友搬家了,转租天通苑次卧。”你们认为这样有意思吗?可千万别和我说,这是创业所必经的筚路蓝缕。你声势浩大宣传融资时的样子和现实中的财务状况有一条近乎谣言的裂痕,这种过于悬念迭起的现状不会是一个对将来充斥掌控的创业者的样貌。而当这些人被进一步讯问,那条裂缝就更加不堪了。我问你公司范围,你跟我谈未来计划;我问你薪酬待遇,你对我说幻想和远方;那我就问你未来到底会怎么,你像长辈那样拍拍握握地说,“我们还年青。”我试探着说,你们目前的一些配合者不太靠谱,你说,我们重要看职员发明价值的才能;那我就问问未来盈利的可能性,你又说,“做当时做人嘛。”所以说,你们做互联网算是白瞎了才干,要是写鸡汤没准能成新一代网红,着实不行,找个什么部分做个发言人兴许还能施展光和热。
这么说吧,当初创业的良多人,都是感到能够扎一笔风投花一阵,当前再说以后吧。这不叫创业,这近乎行骗。而且性价比还稍低于“来日来我办公室”的那一款骗子。这也是为什么当下媒体人越发成为创业雄师主流的起因之一,由于他们的主业就是讲故事,而目前,无论投资界仍是受众,都还乐意听一听故事,但当故事全体讲完,事实毕露的时刻,怎么办?这不是片子院,故事停止,灯亮了,咱们整理心境回家就好,商界是生逝世场,资本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总有生死之分。
创业是件牛逼的事,互联网更是个伟大的工具,这些都能创造无穷的可能性,但问题是你是否适合。我不相信一个平时连上班都需要做心理建设的人会成为巨大的企业家,我更不信任在未来,大多数人都能变成一个个创业者,而达成某种乌托邦式的财务自在与位置同等。我们得时刻清楚,创业是一件比上班艰巨数万倍的事情,它是小众的,低概率的,如果你找到了一个方向和一片市场,因为心坎的需要而不是外部的聒噪必须去尝试实现它,那么你可以去尝尝,哪怕背水一战,如果不行,就别做白日梦,连在股市里亏几万块钱都能嚷嚷半年,创业这种事情还是敬而远之吧。
所有那些已经创业的,正在讲故事筹备创业的,每天最好多找点时间对着镜子把你们平时大言不惭说出的那些话对着镜子说几遍,如果自己不会笑,再出去说也不太迟。或许,以后我会去“自己做点什么”,或许更大的可能性是不会去做。比拟于很多完整不靠谱的雄心壮志,我更想打好一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