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有深意 正确掌握运用学习方法

逍遥右脑  2015-12-16 14:54

  “学”,是一个纵贯古今的重要概念。《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论语》的其他章节中,论及“学”的语句也比比皆是,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则不固”、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等等。后世的许多文人学士,对于向学、治学的问题也做了大量论述。尽管如此,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对“学”的理解比较表面化、片面化,颇有深化和“纠偏”的必要。

  一般而言,想要对“学”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须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相对简单:学习是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社会中立足进而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今时代,学习更成为一种贯穿终身的现实需要。一个人如果不及时学习、不更新知识,很快就会落伍甚至无法生存。

  关于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无论古今中外,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实践。为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回溯到“轴心时期”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那里,梳理一下这位古希腊哲人的相关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理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有五种:技艺、科学、明智(或译为实践智慧)、智慧和努斯(或译为直觉理性)。努斯和科学都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起因不变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前者探求事物的起因和前提,后者则从起因出发、通过推理而得出结论。智慧是努斯和科学的结合,是居于首位的科学即哲学。技艺和明智(实践智慧)都以可变的事物为研究对象,其中技艺与制作活动相关,指导人们加工、改造那些可以变化的器物;明智(实践智慧)则与实践活动相关,指导人们进行理财、立法、伦理和政治等实践活动。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论述和今天的现实生活可以看出,人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相对固定或约定俗成的知识与技能,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中的原理、公设,人类语言文字的基本构造、用法和规范,仪器、仪表等的操作规则,等等;另一类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禀赋等区别对待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如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欣赏、社会组织的管理、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这两类不同的学习内容所对应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前者而言,主要强调模仿、记忆与熟练操作;对于后者而言,则应更注重领悟、想象、创造、应变甚至批判力的培养。如果说前者体现的主要是规则、规范层面的要求,那么后者则体现了道术、权变层面的要求,而后一种要求更高、更难达到。诚如《论语》中所言:“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混淆上述两类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现象还时有所见:一些教育者忽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性质和学习要求,在后者的教学中片面强调一致性,追求所谓“标准答案”;与此相适应,一些受教育者也通过模仿、记忆的方法来学习本应通过技艺和实践智慧来把握的内容。这样一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等都受到了抑制和削弱,从而出现了学与用、知识与能力的脱节。由此可见,深入、全面地理解“学”的内涵和要求,正确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仍然是我们今天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更多学习方法,尽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lxy@jiyifa.cn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中学生怎样学雷锋?
下一篇:专家谈英语学习方法

逍遥右脑在线培训课程推荐

【“学”中有深意 正确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学”中有深意 正确掌握运用学习方法】推荐文章